消渴病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消渴病预防

气阴两虚型

消渴日久,热盛伤津,津伤气耗,每可导致气阴两虚,症见神疲肢倦,少气乏力,自汗盗汗,口干思饮,舌淡嫩胖,苔少,脉细。治疗上需益气养阴,病久多瘀,故可酌加活血化瘀之药。方可予玉液汤合地黄饮子加减。

肾阴亏虚型

老年患者,肾水已亏,虚火内生,加之消渴病久不愈,肾气亏伤,封藏失职,临床常见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尿有甜味,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方予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型

消渴病久不愈,肾阴亏虚日久,阴损及阳;或久病不愈,阳气虚衰,终至阴阳俱虚,临床多见小溲频多,入夜尤甚,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晄白,形神困顿,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或见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白滑或干,脉沉细,尺脉无力。治宜滋阴温阳并用,阴阳兼顾。方可予金匮肾气丸加减。

瘀血阻络型

消渴病久不愈,气阴极度耗伤,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行血,血行瘀滞;阴虚火旺,血属阴分,虚火灼伤阴液,血液粘稠,血行不畅。最终致瘀血阻于脉络,发为本证。现代医学血液流变学可见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聚集增加。临床可见口渴多饮,胸胁刺痛,肢体麻木,或见半身不遂,眩晕耳鸣,肌肤甲错,小便点滴难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怒张,脉细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为主,方可予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加减,或辨证予活血化瘀药。实际上,消渴病不同证型,若病久不愈,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之变,因此,对不同的证型均应适当加味活血化瘀之品。此型往往对应于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阶段。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消渴病知识简介 消渴病症状表现 消渴病典型症状 消渴病发病原因 消渴病检查项目 消渴病鉴别方法 消渴病怎么治疗 消渴病什么好 消渴病并发症 消渴病的护理 消渴病的饮食 消渴病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