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血管性痴呆预防

诊断

目前有许多种分类及诊断标准,根据ICD-10的诊断要点:诊断的前提是存在痴呆,认知功能的损害往往不平衡,故可能有记忆丧失,智能损害及局灶性 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使诊断的可能性加大,对于某些病例只有通过CT或最终实施神经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ICD-10指出有关特征有:高血压,颈动脉杂 音,伴短暂抑郁心境的情绪不稳,哭泣或爆发性大笑,短暂意识混浊或谵妄 发作,常因进一步的梗死而加剧,人格相对保持完整,但部分病人可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如淡漠,缺乏控制力或原有人格特点更突出,如自我中心,偏执状态 或易激惹。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修订版(CCMD-Ⅱ-R)中,规定的定义为:多在中老年起病,常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要表现,系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致微栓子脱落,引起脑内动脉小分支梗死,因此病人可有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如一过性轻瘫 ,失语或视力障碍 等,脑组织有多个腔隙,梗死灶一般较小,CT检查可见多个散在低密度区。

根据CCMD-Ⅱ-R的诊断标准,应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起病缓慢,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但总趋势是进行性的,首先应具备脑血管病 的证据,如多次缺血性卒中发作,多次短暂性缺血发作,病程多在数月以上及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同时有以智能障碍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智能缺损,且 严重程度足以妨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短程记忆损害,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常遗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明显减退或有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如失语,失用,失 认,计算及构图困难等;还可有明显的人格改变,辅助检查如头颅CT与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多发性腔隙灶,软化灶,局限性脑萎缩与脑室扩大等,脑电图常显示局灶 性慢波。

鉴别诊断

所谓痴呆,并非一个疾病单元,而是一个综合征,许多种疾病,如:阿尔采默病痴呆,Pick病,帕金森病 ,Huntington舞蹈病,由内分泌,代谢障碍引起的痴呆(如Addison病,Cushing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或亢进等),由缺氧引起的痴呆(如一氧化碳 中毒等),由脑部感染引起的痴呆(如脑炎,脑膜炎 ,神经梅毒 等),其他如脑肿瘤,正常压力脑积水 等均可有痴呆的临床症状,另外,精神分裂症 衰退型,老年期抑郁症 临床表现的假性痴呆,均应注意与本病进行鉴别。

1.阿尔采默病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缓慢,为隐袭性,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恶化,早期无自觉症状,对记忆力下降及智力缺损无认识能力,情感多表现淡漠,欣快,往往无神经系统局限性症状及体征,在疾病进展之后可出现肌萎缩,肌阵挛等,较少出现局灶症状,CT显示对称性脑沟变宽和脑室扩大,可与之鉴别。

在早期症状鉴别较容易,而晚期时鉴别困难,特别是有少数患者为血管性痴呆与阿尔采默病痴呆二者混合,即混合性痴呆(MD),鉴别诊断难以进行。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

(1)发病年龄:发病年龄VD比AD早,多在50~60岁发病。

(2)发病形式及经过:VD多数为缓慢起病,可有急性发病,特别是卒中发作时,症状明显加重,病程呈波动性,阶梯性恶化,AD发病极缓慢,为潜隐性。

(3)早期症状:VD早期自觉症状明显,如头痛 ,眩晕 ,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失眠 等,往往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等,AD早期无自觉症状。

(4)精神症状:早期的痴呆症状不同,AD对记忆力下降及智力缺损无认知能力,而VD有自知力,而且判断力,理解力及抽象概括能力,人格均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AD患者一般情感淡漠或欣快较多见,而VD早期多为情感脆弱,情绪不稳或情绪低落,晚期表现出情感失控(强制性哭笑),有的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状态。

(5)神经系统局限症状及体征:VD早期可见脑血管病的定位体征,还可伴有帕金森症状群,步行障碍,假性延髓性麻痹 等,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出现不同的局灶症状,AD早期往往无神经系统限局症状及体征,在疾病进展之后可出现肌萎缩,肌阵挛等,较少出现局灶症状。

(6)全身性疾患:VD多数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等,AD则一般无特殊合并的疾患。

(7)CT所见:MID的CT可见多发性的中小型低密度区,Binswanger型脑病的CT可见脑室扩大,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区,AD的CT为对称性脑沟变宽和脑室扩大,初期可无明显改变,随着病期进展而显著,为了鉴别VD与AD,临床上目前广泛应用哈金斯基(Hachinski,1974)缺血指数评分表(HIS),此表共由13项组成,判定方法简便,总分相加,VD:总分在7分以上;AD总分在4分以下。

近年来,由Loeb等人加以修订,为改良的局部缺血性评分表(1983)(山田通夫等,1988),由6项组成,总分相加,VD:总分5~9分;AD:0~2分。

以上数据可以作为辅助鉴别诊断时应用。

根据尸体解剖发现,痴呆病例中有10%~15%同时存在脑血管病变和阿尔采默病的病变,为混合性痴呆,如果有证据表明二者同时存在,应该下两个诊断,若脑血管病先于阿尔采默病,后者的临床诊断往往不可能。

近年来,对痴呆病人进行相隔半年以上的重复CT或MRI检查,发现了比首次进行的CT或MRI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更多的混合性痴呆(程正易,1977)。

2.抑郁症的假性痴呆:老年抑郁患者常有类似痴呆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与智力水平下降,被称为假性痴呆,主要临床表现是抑郁症状,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动作迟缓,少语,声低外,有自杀意念及行为,VD的早期症状也可见抑郁心境,情感脆弱及焦虑不安,应注意鉴别,防止把假性痴呆误诊为VD痴呆,延误治疗时机。

其主要鉴别如下:

(1)发病:抑郁症发病较快,家属很快发现患者发病,可以描述出大致的发病时期,症状进展快,从发病后就有治疗的要求,从发病到诊治的时期较短,VD发病缓慢,有较长期的早期症状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但在明显的合并症,如高血压或脑血管意外的情况下,也可发生症状恶化而引起重视,和抑郁症相比,从发病到诊治的间隔时间较长。

(2)情感变化:VD的早期症状是情绪不稳,情感脆弱为主,情绪低落往往继发于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感及失眠等早期躯体症状之后,程度较轻,多伴发轻度焦虑,一般无自杀观念,企图及行为,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抑郁状态,但患者自觉记忆力差,变傻了,笨了,什么都不会干了等等,详细询问可以查出有无用,无助及无望感等,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有轻生或自杀企图及行为。

(3)认知功能及智能测查:在进行上述认知功能及智能测查时发现:抑郁症患者强调其不会做,不肯认真合作进行测查,在测查的结果中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特点,即容易的问题不会做,困难的问题回答正确,同一难易程度的不同题目,忽而正确,忽而错误,VD的患者一般进行测查比较合作,认真,测查结果与其痴呆的严重程度一致性高,同一难易程度的题目,正确或错误是比较稳定的,无不平衡的现象。

(4)神经系统局限性症状及体征:抑郁症患者如无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无神经系统局限性症状及体征,无夜间谵妄 症状,除动作迟缓,话少,声低外,无其他躯体症状,VD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局限症状及体征,如偏瘫,假性延髓性麻痹等,夜间谵妄也不少见。

(5)辅助检查:应用各种辅助检查进行鉴别,如脑电图及脑地形图,CT及MRI的异常结果可明显提示VD的特异性改变,脑电图的高振幅,锐波样的α波,广泛性α波,突发性慢波等;CT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的异常改变,而抑郁症经常应用抑郁量表及痴呆量表,记忆及智力测查工具加以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6)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到:高龄老人在抑郁症时,也可能同时伴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 ,甚至也可能伴有轻度脑血管性痴呆,因此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在询问病史中,既往有无抑郁症或者短暂脑缺血,卒中发作史,以及治疗的效果快慢等也是鉴别的诊断依据之一。

3.痴呆与老年期生理性健忘鉴别: 痴呆,无论是血管性痴呆,还是阿尔采默病性痴呆,以及其他类型的痴呆,都是脑部疾病的病理性改变,老年期的健忘是年老增龄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性改变,所以,痴呆是疾病的表现,有特定的病程经过,有较为明显的起病和病程经过,如血管性痴呆呈现为阶梯性进展的特点,起病有快有慢,而阿尔采默病性痴呆,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病程,老年期健忘并非疾病,无病程经过可言,一般来说,随着增龄,遗忘表现也会加剧。

痴呆的主要症状,不仅有记忆障碍 ,还有逐渐加重的智力障碍,常有定向力障碍,还可伴随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及情感,意志及行为障碍,常在晚期时,有明显的人格改变及行为紊乱,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常常需要有人照顾。

老年期健忘症除了记忆力下降外,并无智力障碍,更无精神病性症状及定向力障碍,如无躯体疾病,生活自理及行为常可保持正常。

仅就记忆障碍而言,痴呆的记忆障碍,常常在晚期发生完全性的记忆丧失,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情,健忘的老人却是记得发生了这种事,但部分内容回忆不起来,为部分性的记忆下降,常常在提醒后可以回忆起来,痴呆在发生远记忆障碍后常可出现错构或虚构,健忘的老年人无此症状,痴呆是脑部疾病的表现,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实验室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多数可有阳性发现,老年期健忘多数各项检查均为正常范围,可加以鉴别。

4.其他

(1)正常压力脑积水:此病的三大主征是:记忆力及智力下降,步态不稳及尿失禁 ,发病为亚急性,病程进展较快,CT可见脑室扩大,可予以鉴别,多数在中年发病,部分在老年期发病,与VD,特别是与Binswanger型脑病混合存在的病例,在临床上鉴别十分困难。

(2)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痴呆,主要表现为:主动性缺乏,意志减退,嗜睡,严重时可发生昏迷 ,多数伴有:共济失调 ,眼球震颤 ,视神经萎缩 ,面瘫 及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检查甲状腺功能,如基础代谢率,结合血清TRH,T3及T4等的结果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有显著疗效,即可以鉴别。

其他内分泌,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痴呆状态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在原则上与上述原则一致,总之,痴呆的发病原因通过详尽的,可靠的病史资料,各项检查结果初步确定,目前已开展的各种检查技术,如CT,MRI,PET及SPECT等,给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血管性痴呆知识简介 血管性痴呆症状表现 血管性痴呆典型症状 血管性痴呆发病原因 血管性痴呆检查项目 血管性痴呆鉴别方法 血管性痴呆怎么治疗 血管性痴呆什么好 血管性痴呆并发症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 血管性痴呆的饮食 血管性痴呆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