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小儿心律失常预防

心律失常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定诊断,但大部分病例通过病史及物理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

1.心律失常分类

心律失常可根据生理学基础或解剖学基础进行分类,临床上多用的是两种分类方法相结合,将心律失常按电生理特点分为:

①激动起源异常。

②传导失常。

③激动起源异常伴传导失常,然后再根据心律失常发生的区域指明心律失常的部位,如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可分为房性,交界性或室性;传导阻滞可分为窦房间,房室间,束支或心室内的传导阻滞。

(1)窦性心律失常: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但激动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之外,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游走节律,窦性静止。

(2)异位节律:窦房结以外发出的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称为异位节律;可分为两大类:

①逸搏或逸搏心律。

②期前收缩以及由期前收缩或快速异位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

(3)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可为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性,根据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窦房间,心房内,房室间,心室内(包括束支)传导阻滞。

2.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分析方法

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有重要意义,往往起决定性的确诊作用,但有些心律失常较复杂或为几种类型心律失常夹杂在一起,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必须按一定规律循序渐进,必要时需借助于梯形图进行分析。

(1)心电图分析方法:

①P波:在常规导联中首先确定有无P波,然后根据P波的形态,方向,速率及其规律性以及与QRS波群的关系,判断激动的来源,窦性P波呈钝圆形,在 Ⅰ,Ⅱ,aVF,V5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V1导联中双向,速率随年龄而不同,每分钟心率的正常范围如下:1岁以下110~150次,1~3岁 90~130次,3~6岁80~120次,6岁以上60~100次。

②P-R间期:随年龄和心率相应变化,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最短为0.08s,最长为0.18s。

③QRS波群:分析QRS波群的形态和间期,有助于确定心室冲动形成的部位及心室内的兴奋过程,如果QRS波群的形态与时限均属正常,则可确定为室 上性激动下传,若QRS波群宽大畸形,则可能为心室自身节律,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激动的心室差异性传导或预激综合征等。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QRS波群是间断发生或连续发生,它与P波的关系以及P-R间期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2)梯形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在分析较复杂的心律失常时,根据心电图特点,用图解方式说明激动起源和传导过程而绘制出的图形称梯形图,梯形 图是有横线,垂直线和斜线绘制的线条示意图,通常用三行,自上而下依次代表心房(A),房室交界处(A-V)和心室(V),在A行和V行中的垂直线分别对 准P波和QRS波群的起始部,在A-V行内的斜线表示冲动在房室交界处内的传导过程,向右下的斜线表示冲动向前传导,向右上的斜线表示冲动的逆向传导,黑 点表示激动的起源,“┷”表示传导受阻。

在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时,有时需显示窦房传导关系,此时需在A行之上增加S行,S与A行之间为S-A,需显示激动在心室内传导情况时,在V行之下增加E-V行和E行。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鉴别,详见上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中所述。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小儿心律失常知识简介 小儿心律失常症状表现 小儿心律失常典型症状 小儿心律失常发病原因 小儿心律失常检查项目 小儿心律失常鉴别方法 小儿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小儿心律失常什么好 小儿心律失常并发症 小儿心律失常的护理 小儿心律失常的饮食 小儿心律失常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