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绪障碍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童年情绪障碍预防

诊断

1.儿童分离焦虑症

童年和少年期焦虑症时要十分慎重,一方面必须与正常人的焦虑反应相鉴别,以免诊断扩大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焦虑症的隐蔽性,以免误诊,CCMD-3对儿童分离焦虑症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3项:

①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②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③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④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待在家里。

⑤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⑥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⑦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 ,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

⑧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2)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起病于6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惧性焦虑障碍,以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2.儿童学校恐惧症CCMD-3未纳入儿童学校恐惧症,由于这是常见的障碍之一,故试订诊断如下,供参考,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环境或到学校上学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学校环境(如家中)言谈自如。

(1)症状标准:

①对到学校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②对学校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③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过分关注。

④不在学校环境或不上学,并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表现正常。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不包括最初入学的第1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分裂症,广泛性发育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等所致。

3.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童年和少年期神经症亚型,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冲突导致病人紧张 不安,十分痛苦,病人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强迫症患儿智力水平正常,平时较安静,好思考,家庭要求严厉,管束较多,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强迫症状有可能是儿童分裂症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或孤独症 ,焦虑症,抑郁症,Tourette综合征的合并症状,故应广泛收集资料,及早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4.儿童社交恐惧症

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具体表现为: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与陌生人交往时,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患儿的社交(包括与同龄人)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导致交往受限,以上表现至少已1个月,方可诊断。

鉴别诊断

1.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CCMD-3的相关讨论

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实际遭遇或有可能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时,出现某种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这种分离的恐惧成为焦虑中心,并发生于童年早期时,才诊断为分离性焦虑症,本障碍与正常分离性焦虑的鉴别关键点在于:针对与其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并非单纯是在许多场合的广泛性焦虑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都异乎寻常(有诊断意义),分离性焦虑如发生在发育过程中不恰当的年龄段(如少年期),不应在此诊断和编码,除非其是恰当年龄段的分离性障碍 的异常延续,本症的发生可能常常与拒绝上学有关,但拒绝上学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之一,需要指出,首发于少年的拒绝上学不应在此诊断和编码,除非其本质就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并在学龄前就出现并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应注意与下列焦虑状态或焦虑症鉴别,有时可以成为其伴发病症:

(1)焦虑:是指人对于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恋爱,考试,升学,就业,劳动所得,物质分配等诸多生物,心理,社会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担心,害怕,忧虑等,这可认为是正常人在应激时的保护性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但青少年和儿童处于走向身心成熟的阶段,如果来自客观环境的压力和主观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恰当的心理疏导,就会遭受严重负性情绪的影响,这直接影响青少年和儿童的整个精神状态,阻碍个性的发育和健全,在情绪障碍的同时,还可以伴有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甚至发生事故,危及生命,需要注意,儿童对自己的心境,情绪不能准确地描述及表达,常常会到情绪问题发展到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就诊。

(2)境遇性焦虑:境遇性焦虑是平日情绪正常的青少年儿童,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由于生活中严重的导致短暂的紧张,担忧,神经过敏等症状,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亦称为状态性焦虑,例如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学生,每逢考试期间即产生焦虑,考后即恢复如常,即属此类。

(3)素质性焦虑:素质性焦虑是指青少年儿童的个性特征从儿童早期就表现出与其同年龄儿童不同的敏感,以及对事物的过度反应,担心,紧张等焦虑倾向,若在生活中再遇到一些应激因素可使症状明朗化,称为素质性焦虑,这类孩子通常个性表现十分温顺,自尊心强,守纪律,克制力强,智力水平较高,对待事物十分认真而又过度紧张,常见于中,小学生的优秀生中,其父母往往也有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心等表现,有焦虑个性特征的父母对患儿的焦虑症状也作出焦虑的反应,则会使其症状更重,如果受父母的长期影响,患儿的焦虑就会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对少年儿童的人格形成十分不利。

(4)儿童和少年期广泛焦虑症:这种焦虑是指发生于少年儿童的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障碍,这种恐惧无具体的指向性,焦虑仅仅是为未来的和不明确的危险或是客观并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刺激,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刺激极不相称,患儿出现过分及不切实际的担心,总感到有不祥的事要发生,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为焦虑症,以焦虑为主的情绪障碍常常与抑郁,恐惧,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这一点在青少年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儿童恐惧症CCMD-3的相关讨论

儿童与成人一样,也可产生对各式各样客体或情境的恐惧,这类恐惧中有些(如广场恐惧症)在个人的正常心理社会发育过程不会见到,然而某些恐惧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特征,诊断的关键是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特定的异乎寻常的过分恐惧情绪,并且不是更广泛的情绪障碍的组成部分。

3.儿童社交恐惧症CCMD-3的相关讨论

在童年早期,当遇到陌生的或具有社会性威胁的情景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害怕或焦虑,但是,儿童如果表现对陌生人(针对成人或小伙伴,或两者兼有)的持久或反复的害怕或回避,这种害怕的程度超出了儿童的年龄所应有的正常界限(但能正常和有选择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熟人),发生时年龄不满6岁,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而且不是某种更广泛的情绪障碍的组成部分,即可诊断儿童社交恐惧症。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童年情绪障碍知识简介 童年情绪障碍症状表现 童年情绪障碍典型症状 童年情绪障碍发病原因 童年情绪障碍检查项目 童年情绪障碍鉴别方法 童年情绪障碍怎么治疗 童年情绪障碍什么好 童年情绪障碍并发症 童年情绪障碍的护理 童年情绪障碍的饮食 童年情绪障碍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