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上颈椎不稳症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上颈椎不稳症检查

检查项目

脊柱MRI检查体位脊椎平片颈椎CT检查

检查内容

1.X线片特点

对上颈椎不稳定者除常规摄正,侧位X线片外,主要强调:

(1)开口位:即在患者不停地做张口及闭口动作时拍摄以颈1,2处为中心的正位点片,此时可以较清晰地显示出颈1,2处有无畸形及损伤,并可判定颈1,2之间的咬合关系有无变异(侧方移位或旋转)。

(2)以颈1,2为中心的侧位屈伸点片:除观察有无颅底凹陷症及颈椎其他先天性畸形外,尚应测量寰齿间的前后距离,以判定有无寰枢椎脱位,并推断脊髓有无有受压的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寰椎前弓后下缘与齿突前缘的距离(ADI)为2~3mm(女性偏小),前屈时稍宽,仰伸时则狭窄,如超过4mm,则属异常,另一方面,亦可同时测量寰椎后弓前缘至齿突后缘之间的距离(SAC),并求出两者的比值,用a代表寰椎椎管矢状径,b代表SAC值,则其公式等于:

齿突后方椎管比率(%)=b/a×100%

正常情况下,这一比率应为62%~63%,小于此值者则表示异常。

(3)其他:

此外,尚可从伸屈,侧位动力片上判定ADI与SAC两者之值的差异(图5),尤其是儿童,如果其屈,伸两种体位的差别在4.5mm以内,不应视为异常,超过4.5mm时方考虑为自发性寰枢椎脱位,在正常情况下,寰椎前软组织阴影宽度小于13mm,遇有炎症时则增宽。

2.其他影像学检查

包括CT,MRI(包括颈部一般的MRI及特指的SAC,MRS和MRA)及DSA检查,前两者对上颈椎不稳及其属于何种不稳的判定较一般X线平片更为精确与直接,应尽可能争取这项检查,尤其是对伴有脊髓受压症状者,凡有椎动脉症状者,均则应设法采用DSA或MRA技术来判定椎动脉有无受压及其受累情况。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上颈椎不稳症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