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广州管圆线虫病预防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4周内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螺肉,蜗牛肉史,生吃淡水鱼类,虾类,蟹类或蛙类等史,或婴幼儿在地上爬行史。

2.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异常等,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则常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表情淡漠,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而痛觉过敏,肢体瘫痪,胸痛和颅神经损害 ,严重病例可出现嗜睡,昏迷与眼底视盘水肿。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液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是其特点。

(1)非特异性检查

①血液:白细胞总数可在正常范围,但以轻度升高为多,常超过10×109/L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占0.08~0.37,常多于0.15。

②脑脊液:外观清亮或稍黄浊,白细胞数升高,达(50 ~1400)×106/L ,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大致各半,嗜酸性粒细胞占0.10~0.62,蛋白质正常或升高,0.27~1.09g/L,糖和氯化物多在正常范围。

③头颅 CT 或 MRI 检查:CT与MRI可发现脑组织中有斑片状改变,面积为 0.5~l.0cm2,边界模糊,不整。

④胸部 CT 检查:肺组织中常有小结节 病灶,多散在分布于两肺的周边部,小结节周围呈磨砂玻璃样浸润性改变。

⑤脑电图检查:患者的α波变慢较常见。

(2)特异性检查

①镜检病原体:可在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的第四或第五期幼虫,检出率为 10%~44%,曾在 1 例 2 岁患儿的脑脊液中检出 44 条之多,肉眼观察呈淡黄白色细棉线状,长1.3~4.5cm,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雄虫外观黑白相间,尾端略向腹部弯曲,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尾端呈斜锥形,虫体角质表皮透明光滑,可见微细横纹,头端略圆,前端有口囊,可见较短食管,可见神经环,排泄孔,虫体后端可见淡黄色肠支,生殖器,阴门及肛孔,尾端较细长,略呈斜锥形,有时,可在雌虫的子宫内看见单细胞虫卵。

②特异性抗原检测:以广州管圆线虫坳制成抗原,免疫小鼠,分离其脾细胞,用细胞融合,克隆技术制备单克隆IgG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检测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蚴的可溶性抗原,阳性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脑脊液中广州管圆线虫坳的可溶性抗原检出率高于血清中的检出率,在台湾, Shth 等将广州管圆线虫蚴分子量为 91×l03 的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 ELISA 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蚴的抗原,结果,在 35 例临床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脑炎的患者中,脑脊液检测 100%阳性,血清 89% (31/35)阳性,而且,脑脊液的平均滴度较血清高。

③特异性抗体检测: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用广州管圆线虫的蚴或成虫切片制成抗原载玻片,加入适当稀释度的患者血清后孵育,冲洗后加入用荧光素标记的动物抗人IgG或IgM抗体,孵育,冲洗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于感染后2周的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率已达90%以上,感染后4周则均呈阳性,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为新近感染,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结合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本病的明确诊断,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广州管圆线虫蚴或成虫经超声波碎裂制成可溶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本检测方法已较成熟,认为是一种可用于临床病例诊断的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经改良的检测方法有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等,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目前临床实验室中最常用于本病诊断的免疫学方法。

鉴别诊断

1.曼氏裂头蚴病 :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 ,多有皮下游走性肿块,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和曼氏裂头蚴,血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曼氏裂头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2.斯氏狸殖吸虫蚴病: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出现发热,皮疹,咳嗽,胸痛,吐血丝痰,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片状或条索状病变,血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斯氏狸殖吸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3.犬弓首线虫蚴病:发病前患者常有与狗密切接触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胃纳减退,疲乏,右上腹隐痛等,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发热多为37.5~39℃常呈间歇热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可发现肝内有片状或条索状实质性病变,数日后可发现肝内的病变部位已发生了移动,血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中抗犬弓首线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4.棘颚口线虫病 :发病前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龟,蛙,鸡等肉类史,皮肤棘颚口线虫病患者出现皮下游走性肿块,可伴发热,荨麻疹 ,瘙痒等,内脏棘颚口线虫病患者则出现肺,眼,脑,肝等器官病变的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有助于本病诊断,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若发现棘颚口线虫蚴则可明确诊断。

5.猪囊尾蚴病:发病前常有进食生蔬菜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头痛 ,癫痫 ,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同时出现多发性皮下质硬,可活动,椭圆形的结节,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脑组织中有囊性占位性病变,直径多为0.5~1cm,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猪囊尾蚴,血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猪囊尾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广州管圆线虫病知识简介 广州管圆线虫病症状表现 广州管圆线虫病典型症状 广州管圆线虫病发病原因 广州管圆线虫病检查项目 广州管圆线虫病鉴别方法 广州管圆线虫病怎么治疗 广州管圆线虫病什么好 广州管圆线虫病并发症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护理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饮食 广州管圆线虫病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