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小型浸润癌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预防

诊断标准

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标准虽经多次修改,仍存在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浸润间质的深度 是诊断MICA最重要的定量定性标准,国内外不同作者的标准不一,测量的深度可1~9mm不等,测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多数从基底膜开始测量,也有从癌表面以垂直方向测量至癌的浸润尖端(柯应夔,1992),关于间质浸润深度,最初Mestwavdt以≤5mm作为诊断标准,以后不少作者沿用此标准,但发现MICA的淋巴转移率(1.2%)和死亡率很低(Hasumi等,1986),部分国内外学者主张浸润深度应以≤3mm为界,因发现Ⅰa期淋巴结转移大多发生在浸润深度3.1~5.0mm间,也有认为≤1mm为好,以体现既有间质浸润而又无转移。

2.肿瘤面积和体积 Burghardt和Holzer曾提出体积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以500mm3为界,早已被欧洲的病理学家所接受,FIGO于1985年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由于镜下测量技术,体积测量的复杂性及主观因素等,有学者持反对意见,目前FIGO关于水平浸润的诊断标准已被多数作者接受。

3.脉管(淋巴管和血管)浸润 作为一个诊断标准意见不一,多数认为脉管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Boyce等,1981;Van Nagell等,1983),因此,主张脉管内有瘤栓不应再诊为MICA,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Simon等,1986),Hasumi等(1980)报告135例MICA,在6例脉管浸润中无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Coppleson(1992)收集几组报告证明脉管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浸润<1mm,脉管受侵为0%~8%,3~5mm时则为12%~43%,说明脉管受侵是与浸润深度有关的一个因素。

鉴别诊断

4.浸润间质的病变形态(病灶融合) Fidler等(1959)首先提出病灶融合是与转移相关的一个参数,相反有认为浸润较深时融合病变常见,但与发生淋巴转移似无明显关系,Simon等(1986)认为病灶融合的概念含糊不清,且带有较多的主观性。由于微小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无法像鳞状上皮层有一目了然的基底细胞膜层,因此定义也无法明确地界定,此外,腺癌多半有好几个病灶,能提供保守手术结果的数字不多,不能完全以鳞状上皮微小浸润性癌作为处理的蓝本,应该在锥形切除后个别考虑,尤其在少见的腺癌,如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和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num),虽然它们的腺体与正常的子宫颈内膜腺体酷似,但它的深度与正常的不一样,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的细胞分化甚差,预后也很坏,只有新近报告的绒毛腺癌(villoglandular cervical adenocarcinoma),虽也好发在较年轻的年龄群,但预后甚佳。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知识简介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症状表现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典型症状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发病原因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检查项目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鉴别方法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怎么治疗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什么好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并发症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护理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饮食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