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预防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2.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检查 许多方法都曾用于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检查,但诊断价值各异,其中以胆囊造影,测压术和定时胆汁引流术价值较大。

3.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的类型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常被笼统地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不足或共济失调 ,实际上这些术语各有其一定的内涵,运动障碍是指胆管排空速度的异常;肌张力不足主要指张力的降低;共济失调是指胆道各部位协同作用发生障碍,胆道运动功障碍的主要类型如下:

(1)高张性胆囊:高张性胆囊即痉挛性胆囊,约占胆道运动障碍的31%,空腹状态下胆囊形状细长,漏斗状的轮廓较清楚,体积明显减小,排空速度主要取决于胆囊壁的收缩及Oddi括约肌的抵抗力,因此排空速度可以正常,也可以加快或减慢。

(2)超动性胆囊:此型约占5%,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反应速度加快,餐后15min排空程度明显超过正常,60min时常见不到胆囊,空腹状态下胆囊大小,形状(及体积)正常,表明其张力正常。

上述两种胆囊运动障碍 的原因有:胆囊壁内的神经网络发生紊乱;胆囊的超敏反应 ;胆囊炎症早期阶段,当胆囊壁发生炎症并出现纤维化时,则胆囊呈收缩状态,即所谓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3)低动性胆囊:此型约占13%,主要表现为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和排空减慢,而胆囊可保持正常张力,空腹状态下体积及形状正常。

(4)无动性胆囊:亦称“懒胆囊 ”,约占8%,此型特点为空腹状态下胆囊体积增大,外型似“U”形,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和排空减慢,然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者若同时存在胆囊壁变薄 和黏膜严重受损时,甚至根本看不到胆囊。

(5)胆囊壁纤维化 :此型见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率约60%,由于胆囊管已闭塞而胆囊黏膜仍能正常发挥功能,因此胆囊体积缩小 ,轮廓不清,且脂肪餐后胆囊基本无改变。

(6)Oddi括约肌张力降低 :此型约占4%,括约肌张力降低后,胆囊不能很好充盈,且在胆囊收缩后阻力降低,胆汁流速加快,因此胆囊常显示不良,脂肪餐后排空加快,Oddi括约肌弛缓状态下,胆囊造影呈阴性。

(7)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及其周围病变: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与其周围病变常有密切的联系,有时二者的临床特点极其相似,共占约24%,都可改变胆囊的动力学,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常称为痉挛,多由于神经精神因素所致,但也可由于周围脏器的炎症所致,空腹状态下的胆囊体积有时增大,有时正常,在空腹体积增大时,脂肪餐后排空速度加快。

影响到乏特壶腹部位的炎症或激惹状态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寄生虫感染等,这些情况下,十二指肠乳头可出现水肿 ,Oddi括约肌可出现痉挛,亦可出现大胆管内压力增高,从而可导致胆囊体积不同程度的扩大,在胆囊有明显收缩的情况下,由于阻力增加,胆囊排空延缓。

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既见于特发性复发性胰腺炎,也见于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时,胰管及其括约肌压力均增高,这种增高还不能排除胰液的量和黏滞性增加所起的作用,此外,压力增高是引起胰腺炎的原因,还是由于胰腺炎引起的水肿或瘢痕所导致的结果尚不清楚,同时,胰管括约肌在胰腺炎发生中的作用亦不清楚。

(8)牵涉到胆总管的器质性病变:这类病变约占5%,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瘢痕性狭窄,壶腹部及胰头肿瘤以及慢性胰腺炎,这些病变都可使胆总管压力升高,继而导致胆囊扩大和排空延迟。

4.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程序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为胆道运动改变的统称,可通过特殊的诊断手段加以识别,但应除外可引起运动紊乱的器质性疾病,其中一个重要的诊断手段就是前述的各种放射学检查,计时胆汁引流的时序也有一定价值,如潜伏期超过12 min则应怀疑Oddi括约肌或十二指肠痉挛 ;如潜伏期少于2min,则提示Oddi括约肌张力不足,B胆汁出现延迟提示胆囊动力不足或胆囊管异常;B胆汁流出时间如超过30min意义也相同,在解释这些结果时,应考虑这些结果是否受到药物的影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情绪和紧张也有影响,必要时需重复进行检查或按前面检查中所述,应用平滑肌松弛剂,胆囊异常可参照前述检查进行分类,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及诊断按Hogan和Geenen的分类可分为以下3类。

(1)第一类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除有胆性疼痛外,患者还有:

①2次或2次以上的肝功能异常 (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

②逆行胰胆管造影中造影剂引流时间延长,超过45min。

③胆总管有扩张,直径达12mm以上,此类患者多为Oddi括约肌狭窄而非运动功能障碍,测压术可有所帮助,然而并非必要。

(2)第二类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此类患者亦有胆性疼痛,但只有上一类①~③异常中的1~2项,病因既可为狭窄,也可为运动功能障碍,有必要进行测压。

(3)第三类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此类患者只有胆性疼痛,没有上述①~③三项异常,病因可为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但大多由于肠道功能性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致,进行胆道测压前,应排除胆道系统以外的疾病。

诊断胆道运动功能障碍须首先排除胆道的器质性疾病,胆囊运动功能异常可根据临床表现和胆囊造影,视胆囊形态,容积和排空情况而作出,Oddi括约肌痉挛为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其诊断的建立有赖于有关检查技术,静脉胆道造影时可见胆总管增宽,而皮下注射吗啡10mg后,进行静脉胆道造影连续摄片也可见胆总管直径增宽;在吗啡诱发疼痛后,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疼痛可迅速消失,增宽的胆总管直径恢复;正常注射吗啡后8h,血清ALT,AST值可增高1倍;ERCP检查时,Oddi括约肌部不能通过一般口径的探条,有时连直径2mm的最小型探条亦不能通过;Oddi括约肌测压术,当导管经过Oddi括约肌部时,压力突然增加5~10mmHg,如增高超过10mmHg,即提示有Oddi括约肌痉挛。

鉴别诊断

1.胆总管下段结石 需与乳头括约肌痉挛和牵涉到胆总管的器质性病变进行鉴别,可通过十二指肠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检查进行鉴别。

2.胆囊(管)结石 可导致胆囊扩张,需与高张性胆囊和低动性胆囊进行鉴别,影像学诊断(B超,CT及MRI)可发现胆囊(管)结石,从而确诊。

3.乏特壶腹周围炎症及感染 其表现可与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类似,但多可经内镜检查 加以确诊。

4.壶腹周围及胰头肿瘤 可通过B超,内镜检查,PTC等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与Oddi括约肌张力增高区分开来。

5.慢性胰腺炎 其临床表现可类似于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但前者粪便中可有大量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纤维,多项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管及胰腺外形的改变。

6.不典型心绞痛 和心肌梗死 其临床表现可类似于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但心电图和(或)心肌酶谱检查可发现心脏病的相应改变。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知识简介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症状表现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典型症状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发病原因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检查项目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鉴别方法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怎么治疗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什么好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并发症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的饮食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