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
问医生查疾病找医院找药品

资讯

男性 女性 老人 整形 美容 母婴 中医 保健 偏方 饮食 两性 减肥 心理 体检 急救 新闻 护理 健身 图谱 热搜

登录注册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

1.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史(急性肝炎病人与污染物品)及输血或血制品注射史等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实验室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CV:利用体外的各种HCV重组蛋白,已建立多种抗-HCV检测,第一代ELISA为 5-1-1和C-100作抗原,第二代ELISA增加了C22和C33蛋白,其灵敏度较第一代提高10%~30%,一般抗-C22出现最早,也最为常 见,C22免疫原性较好,对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检测表明,潜伏期和急性期早期抗-HCV阴性,于ALT升高后2~52周抗-HCV阳转,目前已建立第三代 ELISA检测抗-HCV,该试剂增加了NS5蛋白,较第二代ELISA更为灵敏。

由于IgG抗体出现较晚,甚至HCV感染后1年才出现阳性,亦不能估计病毒复制状态,因此Quiroga等于1991年检测IgM抗-HCV,以后 相继亦有报告,目前认为,IgM抗-HCV在急性肝炎的检出率比IgG抗体略有提高(IgM抗-HCV为64%,IgG抗-HCV为57%),在自限性经 过病例中,IgM抗-HCV消失,而在慢性化病例仍阳性,提示IgM抗-HCV可作为演变为慢性的指标,对指导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2)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HCV抗体:第一代ELISA法建立不久,为排除ELISA检测抗-C100假阳性,Chiron公司提供了 确证试验用的免疫印迹试验,也称第一代RIBA,RIBA的特异性较ELISA法有所提高,但敏感性却明显下降,目前已建立了第二代,第三代RIBA,其 阳性率较第一代RIBA明显提高。

(3)HCV抗原的检测:Krawczynski等从感染HCV的黑猩猩或病人血清中提取IgG组分,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后作为探针,用直接免疫 荧光法检测肝组织内HCV抗原,作者检测4只急性和3只慢性丙型肝炎黑猩猩肝组织,HCV抗原均为阳性,用阻断试验和吸附试验证明,肝细胞内HCV抗原与 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有关,该抗原是HCV感染的一种特异性形态标志,可作为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此外还可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组织内 HCV抗原。

(4)HCV RNA的检测:HCV感染时,血清中病毒含量极低,用常规的分子杂交技术难以检测出HCV RNA,PCR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灵敏度最高的一项检测技术,已用于HCV RNA的检测,该法是判断HCV感染有无传染性的最可靠指标,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评估疗效,但亦应注意由于敏感性高,操作 过程复杂,易污染而致假阳性的可能。

3.肝活体组织检查光镜和电镜检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病应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出血热 ,脂肪肝 ,阿米巴肝病等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或血清胆红素升高者相鉴别,淤胆型肝炎应与肝外梗阻性黄疸 (如胰头癌,胆石 症等)相鉴别。

分享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疾病>

疾病相关

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简介 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表现 丙型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原因 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项目 丙型病毒性肝炎鉴别方法 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什么好 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饮食 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专家与您一对一答疑

免费提问及时解答

热图推荐

123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