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丹毒

有关丹毒的概述

2016-09-03 互联网 A +

到底什么是丹毒呢?下面就让小编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病因  丹毒是由于感染A群β-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的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游丹”或“游火”。  好发部位  丹毒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面部等暴露部位最多见。下肢丹毒多见于足癣患者;面部丹毒常见于那些有挖鼻习惯的中年人。婴幼儿则好发于腹部。  症状  丹毒常以寒战、发热起病,可有全身不适、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并向周围迅速扩展,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时皮损表面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面部丹毒常常整个头部红肿显著,甚至变形,连眼皮也张不开。  预防及治疗  * 根治足癣可预防下肢丹毒,预防面部丹毒应避免和纠正挖鼻习惯。  * 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下肢丹毒可用枕头将小腿垫高35度—45度角;头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卧位。  * 饮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  * 发热者可给予酒精擦浴或退烧药;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 药物方面以抗菌素为主,首选青霉素,其次为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应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3~5天才能停用抗菌素,以免丹毒复发。  * 局部可以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试用铅洗剂与酒精各一半配成的溶液湿敷。  看了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已对丹毒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的话,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及医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