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高龄老年,首先注意全身情况,预防由于骨折后卧床不起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骨折治疗目的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法。下面介绍中医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一、手法整复:
1、不全或嵌插骨折:
这种骨折不需手法复位,在卧床休息期间也不需固定,仅用丁字鞋及砂袋保持患肢外展(30°~40°),足稍内翻成中立位即可。4~5周后,骨折稳定,骨痂生长良好,嘱患者离床,在外展夹板的保护下,持双拐步行(患肢不宜复重),待骨折愈合后,再开始患肢负重。
2、完全骨折:
先以2%普鲁卡因15~20ml血肿内麻醉,助手固定骨盆,术者握住患肢,顺纵轴方向拔伸,待骨折部有向下摩擦感,重叠移位矫正后,再按照骨折类型,将患肢置于适当位置上,外翻骨折外展内旋,内翻骨折将骨折远端向内推,患肢外展内旋,内翻骨折患肢保持中立位。摄X线片,证明复位满意后,将患肢放在牵引架上,行骨或皮肤牵引。牵引重量一般在4~5kg,要防止远端向上移位。5~6周后,在外展夹板保护下,离体持双拐不负重步行,7~8周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改为单拐负重行走。
二、固定方法:
固定器材,主要有外展夹板,用柳木制成,股骨骨折夹板4块,固定带6条,在骨折复位后,将患肢大腿用股骨骨折夹板固定好,然后再用外展夹板固定,外展夹板的活动轴正好对准大粗隆顶部,先将躯体段布带捆扎,再捆紧肢段布带。
三、功能锻炼:
本病功能锻炼不可忽略,固定期间应注意不盘腿,不侧卧,经常做患肢肌肉运动和全身锻炼,如股四头股收缩活动等,解除牵引后,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行走,对于不稳定骨折,应通过临床,X线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才可逐步负重。
四、药物治疗:
除按三期辨证原则进行治疗外,在初期宜加用接骨膏作局部外敷,隔日更换,同时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予以及时防治,后期宜着重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服健步丸或六味地黄丸,以促进其功能恢复,功能恢复期可用"26"洗剂外洗,以舒筋活络。
以上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治疗,治疗期间卧床休息,需要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