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炎

甲型肝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6-08-31 互联网 A +

  甲型肝炎的诊断除了依靠症状和体征外可,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外周血常规白细胞一般减少或在正常范围,可伴有轻度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

  2、肝功能检查:以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最为有用。有研究显示甲型肝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达1952IU/L,AST可达1442IU/L。多数显性感染者伴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

  二、病毒学指标

  1、抗-HAVIgM: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异常的时间一致,第2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者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别病人病初阴性,2-3周后方检出阳性。所以临床疑诊甲型肝炎,而抗-HAVIgM阴性,应重复1-2次,以免漏诊。

  2、抗HAV-IgA的检测:IgA型抗体又称分泌型抗体,主要存在于泪眼、唾液、尿液、胃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胃液中的IgA可排入粪便中,在甲型肝炎患者粪便提取液中可测得抗HAV-IgA,可作为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此外,粪便中HAV的检测和血清甲肝核糖核酸(HAVRNA)亦有诊断价值,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总之,对有典型症状的可疑甲型肝炎患者,伴转氨酶明显增高,可进一步查抗HAVIgM即可明确诊断甲型肝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