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杭州男孩小鹏(化名)本该和同学在校学习、嬉闹,但现在他却只能待在家里--因为严重的鼻炎和哮喘,他被迫休学了。昨天,杭州一场暴雨,终于有了一点梅雨季的感觉,这段时期,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季。医生提醒,对于这类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切不可看病情有所好转,就随意停止治疗,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严重鼻炎和哮喘被迫休学
13岁的小鹏,是杭州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既聪明又帅气,可令他父母担忧的是,小鹏的身体不太好,属于过敏性体质。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小鹏从3岁开始,就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并且同时患有哮喘。一开始,父母只是觉得他特别容易感冒,经常鼻涕不断。当时以为是体质弱,受凉了引起的小感冒,只要多休息,或者吃点感冒药就好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小鹏流鼻涕的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时父母才带他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由过敏引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鹏的情况好多了,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缓解不少。小鹏的父母以为病情控制住了,便停止了治疗。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小鹏的病情反复发作。
由于鼻子严重过敏,小鹏经常患中耳炎,而且鼻子长期不通气,导致晚上睡眠质量差,长期如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而且因为鼻炎的关系,课堂上他经常会发出“呼呼”的异响,让周围的同学也深受影响。渐渐的,同学们逐渐孤立他。老师建议小鹏先休学,等治好鼻炎和哮喘再回来上学。转眼到了小学六年级,临近升学考试,面对一落千丈的学习成绩,父母也不得不决定让小鹏休学一年。
黄梅天过敏性疾病高发
昨天下午,一阵响雷过后,大雨倾盆而下,杭州的梅雨天终于有点像样了。每年这个时候,也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
“入梅后,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也会进入高发季。”杭州市一医院儿童哮喘与脱敏中心主任盛文彬表示,黄梅天持续高温与阴雨天,家里的被褥、衣服、沙发、地毯得不到充分日晒,水汽重,黏腻潮湿,霉菌开始“繁忙”起来,细菌、螨虫也大量滋生。粉尘累积,再加上气压低,小儿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最易发作。
据杭州市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介绍,根据统计,随着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而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气温又偏高,会导致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率增加。可见,黄梅季节防霉菌过敏十分重要。
“天气渐渐变热,不少家里的床单都换成了凉席。而凉席的缝隙比较大,尘螨、霉菌更容易藏匿在里面。另外,现在许多家庭的空调也开始运作了,附着在滤网上的一些尘螨、霉菌,就会被释放到空气中。而从室外进入凉爽的室内,冷气还可能会刺激鼻子等呼吸道的黏膜,从而诱发鼻炎、哮喘。”盛文彬主任分析。
●专家说
让孩子增强体质适应环境
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他们的治疗过程都比较长。只注重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不能坚持长期地治本治疗,这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屡治屡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的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没有流涕、咳嗽等症状就是治好了。不少家长会擅自减药甚至停止治疗,这样是不对的。”盛文彬主任强调,他在门诊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迁延不愈。不仅对治疗不利,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反面影响,减弱对治疗的配合度。
另外,不少家长只要一发现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就认为是感冒了,往往找出各种感冒药、抗生素服用。实际上这种症状并不都是真感冒,可能是过敏发作的表现。
还有一些家长会误认为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能不治而愈,“它们的特点是未遇到诱发或促发因素时不会发作,就像一座隐藏在海底的冰山,只有露出海面时才能被人们发现。而且,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对以后的生活影响也更少。”
家长若是发现孩子经常莫名其妙连续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或总是鼻塞和鼻痒,千万不要当成是普通感冒。约有七成过敏性鼻炎患者,容易将之与感冒混淆。盛医生提醒,要是发觉孩子的情况异常,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早规范地接受治疗。“最重要的是改善孩子体质,让他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他们”。
●服务
梅雨天这样防过敏
要注意居室内的空气湿度和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如有可能,使用除湿机,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但不可过度;空气净化器的用处并不大,不要盲目依赖。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家里的被褥、床垫、沙发垫等容易滋生螨虫的物件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拍一拍,尘螨过敏者应撤掉羽绒枕头、羽毛被之类,家中的地毯不能留;避免植物草木或杂物堆积,以防霉菌和螨虫的滋生。
及时清洁空调。人们往往喜欢开空调调节房间内的温度、湿度,但闲置冬春两季的空调内积蓄着灰尘及细菌,常会随着排风进入房间,极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启用空调前务必进行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