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2016-08-30 互联网 A +

  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部感染。病情较重,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如糖尿病、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等)、艾滋病、肝病、营养不良、酒精中毒以及原已患有支气管-肺疾患者。

  儿童患流感或麻疹时,葡萄球菌可以经呼吸道而引起肺炎,若未予恰当治疗,病死率较高。皮肤感染灶(痈、疖、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中的葡萄球菌可经血循环而产生肺部感染,在肺内引起多处实变、化脓和组织破坏,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葡萄球菌肺炎的炎症消散较慢,细支气管往往受阻而伴发肺气囊,尤其见于儿童患者。

  脓肿可以溃破而引起脓胸或脓气胸,伴发化脓性心包炎、脑膜炎等。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两类。致人类感染的葡萄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虽然也可致病,主要为泌尿道感染。

  正常情况下,人体与葡萄球菌接触的机会很多,但不致病,具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较弱,在局部或全身性抵抗力下降时,患者吸入含有大量的定植于鼻咽部或气道的葡萄球菌,使细菌在肺部繁殖,产生化脓性病变。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凝固酶降低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消化,并产生各种酶引起支气管壁及肺泡的坏死。吸入性葡萄球菌肺炎常呈大叶性分布或呈广泛的、融合性的细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及肺泡的破溃,可使气体进入肺间质,并与支气管相通。

  当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形成的脓液阻塞细支气管,构成单向活瓣作用,产生张力性肺气囊肿,尤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位于浅表的肺气囊肿若张力过高,可破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脓气胸。病灶广泛可发展成蜂窝状肺。脓液常围绕支气管形成多发性小脓肿并融合。脓肿可穿破叶间裂侵及邻近肺叶,亦可穿破胸膜形成脓胸、脓气胸,并可形成支气管胸膜瘘。成人患者有20%~30%呈单发或多发性脓肿,内含大量的葡萄球菌、红细胞、白细胞及坏死组织。

  血源性葡萄球菌肺炎继发于葡萄球菌菌血症或败血症,由细菌栓子经血循环至肺而引起,原发感染常为皮肤疖痈、毛囊炎、脓疱疮、骨髓炎、蜂窝织炎、伤口等。病变以多发性、周围性肺浸润为特征。菌栓引起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导致两肺多发性化脓性炎症,进而组织坏死形成多发性肺脓肿,并可累及胸膜产生脓胸或脓气胸。少数病例则由血行播散直接引起脓胸。

  吸入性肺炎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源播散性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亦可见到。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