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儿童或者是青少年出现龋齿,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对龋齿不重视。然而龋齿的出现,是患者非常的疼痛,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龋齿,出现龋齿该怎么办呢?这是人们一直所困扰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正确认识龋齿。
龋病--又称龋齿,俗称“虫牙”。它是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牙齿的结构--即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发生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一个成年人口内32颗牙齿中,颗颗牙齿均可得病,且一颗牙齿中又可以有几处龋坏。在人类所患的疾病中,龋病的患病率排在前几位。它不仅病变在牙齿硬组织,继续发展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等。这些疾病发生的疼痛剧烈,因此,降低咀嚼功能,妨碍消化,久而久之,使病者容易得胃病。在童年期,龋齿可以影响牙颌系统生长、发育,造成后天的牙颌畸形;龋病还可以使颌骨破坏,形成骨髓炎、上颌窦炎等多种病变,损害机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龋病按破坏程度可分为浅、中、深龋,按病变类型又分急性、慢性、静止、继发龋四种。
[症状体症]
1.牙体硬组织有色、形、质的改变。病牙龋坏处呈白垩色、黄褐色、棕褐色。实质软化,形成龋洞。 2.牙齿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异常。合面的窝沟、颊面的点隙,邻面和牙颈部缺损,检查可卡住探针。 3.合面或邻面有食物贮留或嵌塞。 4.对温度、化学刺激有症状,去除刺激,症状消失。 5.无自发痛。 6.X线摄片:证实邻面有实质性缺损,或接近髓腔的深龋洞,有时可见髓腔内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7.深龋洞、探查敏感。
[诊断依据]
1.牙齿颜色有改变。 2.查到龋洞,探查敏感。 3.深龋洞内,牙本质软化,食物贮留或嵌塞。 4.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5.X线摄片示:邻面缺损,或髓腔内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治疗原则]
1.去净龋坏组织,消除感染源。 2.保护牙髓,治疗时不能伤害牙髓(包括机械热、药物)。 3.对于深龋已经引起的牙髓反应,尽可能去净病变组织,促使其恢复健康。 4.为了减少疼痛,有时可在局麻下进行治疗。 5.反复安抚治疗,疗效不佳,仍有冷热痛者,进一步行牙髓治疗。
[疗效评价]
1. 治愈:治疗后,无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病变停止发展,恢复外形和功能。 2.好转:治疗后,无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牙体外形未完全恢复正常。 3.未愈:治疗后龋变继续发展,或症状体征无改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的龋齿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专家提醒大家:为了我们身体健康,一定要及早的到正规医院进行龋齿的检查与治疗。以防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