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很遥远但是又很接近,现代的生活尽管很便捷,但是也充斥着不健康,比如说饮食的不卫生,又或是电子设备的辐射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引发疾病的原因,而肿瘤往往是最令人害怕的,因为整个治疗过程都会令病人很痛苦,但是我们也要积极治疗,并且还要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恶性肿瘤本身及治疗均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①恶性肿瘤引起的并发症:上腔静脉综合症,恶性体腔积液,异位激素症候群;②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引起的并发症: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并发症,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免疫治疗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并发症;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并发症:感染,出血。 上腔静脉综合症 1、上腔静脉综合症(sr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上腔静脉阻塞而致的一组症候群。上腔静脉为血液自头、颈、上肢及上胸回流到右心的主要静脉通道,由于它本身管壁较薄、内部血流压力低,且受解剖位置所限,被多组淋巴结所包绕等原因,因而易受压阻塞。上腔静脉阻塞影响静脉回流,可导致引流区域静脉压升高及表浅静脉扩张。 恶性体腔积液 恶性体腔积液虽可作为恶性疾病的首发症状出现,但多数患者的恶性积液为肿瘤或转移瘤所引起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恶性体腔积液在最初可能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但如进展可导致病情恶化及死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迅速给予姑息治疗。 2、恶性胸水 胸水是指内部产生的液体积聚在胸膜间隙里。根据胸水产生机理又分为周围性胸水、中心性胸水及真性中心性乳糜胸水。其可由许多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疾病引起。 恶性心包积液 3、心包为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之间的潜在腔隙,是一个由数毫升浆液充填的浆膜囊。其间如积聚液体,可使心包和囊内压力升高,并妨碍右心静脉回流。心包积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塞、外伤、结缔组织疾病、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放射及药物等。肿瘤患者心包积液以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黑素瘤者最常见。心包内癌细胞产生积液是由于间皮细胞受刺激和淋巴管引流受阻所致,可见于: 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直接蔓延; ②纵隔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经淋巴管逆行播散; ③各种原发性肿瘤血行转移到心脏和心包脏层。恶性肿瘤患者的心包积液也可由炎症引起。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也有产生放射性心包炎的可能。 4、恶性腹水 腹膜腔内有过量的液体存在,称为腹水。其形成机理也符合Starting学说。可由一系列疾病引起,如炎症,心、肝、肾疾病,原发性腹膜癌,各种癌瘤腹膜转移等。 5、感染 随着肿瘤治疗学的发展,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60%-75%的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和40%-50%的实体瘤患者死亡原因为感染。这与肿瘤病人存在一系列感染易感因素不无关系: ①机体免疫缺陷。 ②屏障防御破坏。 ③粒细胞减少。 ④肿瘤本身引起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压迫和梗阻均有利于感染的发生。 近30年来,癌症病人感染的主要病原已有变化。目前引起肿瘤病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和绿脓杆菌。近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又陆续见诸报道。真菌也为重要病原。此外,原虫和病毒感染也是重要的原发或继发并发症。 6、出血 1)、空腔脏器肿瘤: 胃肠道肿瘤的破溃,引起呕血与便血,泌尿道肿瘤可有尿血,肺癌常有咯血。对于这一类出血,一方面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另一方面局部用药,如胃癌可口服凝血酶或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出血量大,药物治疗不能止血,可紧急手术止血,如做切除出血病灶的姑息性手术,或做血管造影后在出血动脉内灌注栓塞剂阻塞血管。 2)、实质脏器肿瘤: 如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痛,伴苍白、出汗、心慌、乏力等。如全身应用止血药、输血等保守治疗无效,可急症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出血部位填塞明胶海绵。 3)、造血系统肿瘤: 如白血病引起的出血,常为全身皮肤、粘膜和多脏器出血。可全身输注止血药物并用糖皮质激素,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但要注意有些白血病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治疗方法与上述有明显差异。 7、脏器梗阻 1)、胃肠道梗阻:癌症患者呕吐和腹胀的常见原因为麻醉剂或长春新碱(化疗药)引起的严重便秘,少数为由于粘连或肿瘤所致的肠梗阻。肠道完全梗阻后,还可以出现腹痛和停止排便、排气。应拍腹部平片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钡剂灌肠是检查下消化道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梗阻可行上消化道造影。对于局部因素形成的胃肠道梗阻,可做包括肿物的根治性切除或做姑息性手术以解除梗阻。对于胰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腹腔内肿瘤种植或广泛粘连所造成的肠梗阻,应用保守治疗,包括禁食、下鼻胃管、胃肠减压、肛管排气、输液等支持疗法。对于食管癌所致梗阻(表现为吞咽困难),尽可能手术切除,不能手术者,可行放疗食管镜下扩张、在狭窄局部放置金属支撑架,以解决患者进食问题。 2)、泌尿道梗阻:输尿管梗阻的主要原因是盆腔肿瘤,如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肾脏超声是检查输尿管扩张。梗阻部位可用CT检查。解除梗阻的方法为手术切除或狭窄局部放置支撑管。 3)、胆道梗阻:胆道梗阻可由良性疾病引起,如胆总管结石,如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则可能为胰头癌、胆总管癌直接阻塞或肝门部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所致。通过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或胆道镜可以确定梗阻部位和原因。 8、颅内压增高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脑肿瘤,如胶质细胞癌;转移性脑瘤,多来自肺癌、肾癌、恶性黑素瘤、乳癌等;颅内出血,常见于急性白血病;脑膜白血病;硬膜下出血等。 9、脊髓压迫症 癌症患者中由于癌肿发生脊髓压迫者可高达20%,最常见的发生脊髓压迫症的原因,是支气管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原发灶不明的腺癌和淋巴瘤的转移。发生压迫的机制是,癌肿通过椎后静脉或血流扩散到椎体,造成硬膜外压迫;癌肿也可从胸、腹部通过椎间孔直接浸润。 1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凝血机能障碍。早期由于大量促凝因子(如肿瘤衍生的促凝剂)存在于血液循环中,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全身各脏器组织的小血管内形成微血栓,随之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后,使组织血流严重灌注不足、缺氧、脏器功能障碍,如心搏出量减少、肾功能不全、脑功能障碍。随病情发展,由于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微血管内溶血。于是病人出现皮肤粘膜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甚至脑出血,很快进入休克状态,死亡率很高。 11、高尿酸血症 当尿酸浓度大于每升血液75毫克时,就难于溶解而结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最多,其次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再次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因为尿酸是组成细胞核的核酸成分中嘌呤分解形成的,所以化疗或放疗引起的肿瘤细胞迅速溶解,会使血液中尿酸浓度显著升高。在开始治疗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儿童肿瘤时,应合并使用别嘌呤醇,后者的作用为抑制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产生尿酸。在多数情况下,早期使用别嘌呤醇可预防高尿酸血症。 12、肿瘤溶解综合症 对治疗敏感的肿瘤,在肿瘤细胞溶解时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内离子,特别是磷和钾离子,这就可能产生严重的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已有报道,在治疗伯基特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过程中,会发生这种情况。对此,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补液量要充足,每天补液量不少于2500毫升,对难治的或严重的高钾血症,可使用透析疗法。 治疗肿瘤的办法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手术治疗了,不然就是药物化疗,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病人鼓起勇气去接受,而病患家属能做的就是给予病人勇气与支持,并且还要帮助病人积极治疗,同时也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恶性肿瘤如果出现并发症,那么也会给手术治疗增大危险性,希望病患能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