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怎样去治疗

2016-08-24 互联网 A +

核心提示: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早期、足疗程(因为治疗多在2~3个月后起效,有的甚至超过半年)、慢减量,此外联合用药如环孢素A(CSA)联合抗胸腺球蛋白(ATG)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当人体的骨髓出现病变的时候,就会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出现,专家指出,有的患者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而有的患者,则是在后期,由于撞击、压迫等因素,导致骨髓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怎样去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早期、足疗程(因为治疗多在2~3个月后起效,有的甚至超过半年)、慢减量,此外联合用药如环孢素A(CSA)联合抗胸腺球蛋白(ATG)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2、治疗方法:

       ①造血干细胞移植;

       ②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促造血治疗,如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

       ④对症支持治疗,如积极控制感染、出血、贫血以及保护脏器功能等。

       3、治疗的选择:

       ①对于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来说,主要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联合免疫抑制剂(CSA+ATG)治疗。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20岁以下首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20岁~45岁即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选择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45岁以上的患者首先选择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②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用综合性治疗、CSA、雄激素、必要时可给予造血生长因子等。

       ③无论对于慢性或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言,对症支持治疗都是必要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病相对于别的病要难发现,所以说一旦要发现赶快接收专业正确的治疗方法,不要让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

       还需要说明的是,有很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都会出现口腔、鼻腔、消化道等区域的出血症状,这时候贫血患者千万不要慌,应该想办法立刻止血,并尽快到医院诊治,而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病菌感染的并发症,这时候要一并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