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简析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2016-08-23 互联网 A +

  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出现,晃晕了许多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胰岛素治疗,那么胰岛素治疗究竟有没有效果?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就让权威的专家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

  胰岛素的种类

  按来源分类,有动物胰岛素(猪、牛)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的制剂免疫反应较较轻,不易产生抗体。

  按起效时间分成不同类型制剂。

  ①短效胰岛素起效快,而作用时间短。常规属于短效胰岛素。制剂透明。

  ②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峰值和作用时间皆较短效胰岛长。最常用的是NPH。

  ③预混胰岛素:50R:50%NPH胰岛素和50%常规胰岛素的混合液;30R:70%NPH胰岛素和30%正规胰岛素的混合液

  ④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餐时注射,作用时间短。有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两种。

  ⑤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作为基础量胰岛素的补充。如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⑥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更长,例如德谷胰岛素。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围手术期,感染,妊娠

  胰岛素的用法:

  短效胰岛素可用于静脉滴注治疗酮症酸中毒等重症糖尿病。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目前仍需终身皮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用胰岛素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有下述几步方案。

  ①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或部分失效患者,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并于睡前皮下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1~0.2U/KG,监测血糖,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U-4U。

  ②每日早晚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4-0.6单位/公斤体重/日,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优点是方便,减少午餐前注射的不便利,但午餐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

  ③在上述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④胰岛素泵治疗。主要适用人群有:1型糖尿病患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或激动剂

  此类药物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糖作用,并有显著降低体重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和通过中枢性的抑制食欲而减少进食量。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在包括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内的临床试验显示艾塞那肽可以使HBA1C降低0.5%-1.0%。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需皮下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的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刚开始治疗时,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少。

  经过介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优缺点想必大家都了解了,专家还是提示各位患者朋友一定要在发现有糖尿病症状的时候,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结果和医师的建议,选择是否使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的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