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疾病的常识

2016-08-23 互联网 A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造成了身体的营养过剩,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大家对这种疾病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可能有很多患者只是了解这个名字,对于病情的基本状况不是很了解,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高血压疾病的常识。

  一、诊断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如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二、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2) 治疗方案 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三、相关疾病

  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

  3.肾血管性高血压

  4.白大衣高血压

  5.妊娠高血压疾病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高血压疾病的一些情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一定要多方面的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增强体质,远离这些方面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