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腹泻的高发时期,主要是由于饮食,以及气候所引起,一般在生活中,出现腹泻的情况下,都是使用一些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走进误区,最常见的就是治疗不够重视,导致反复复发,下面就腹泻用药误区进行介绍:
误区一:随意更换药物
有些肠道传染病患者用药一两天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别的药物,其实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一个疗程,至少3-5天,随意换药会适得其反。
误区二:擅自使用止痛剂
有些患者习惯用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剂,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容易掩饰病情。对轻度腹痛者可以热敷腹部;对腹痛较剧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止痛剂。
误区三:腹泻就用止泻药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许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可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当然,如果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了脱水症状,就应该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泻剂。
误区四:随便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如果病情严重,最好到医院进行化验,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遵医嘱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五:稍有好转就停药
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常以症状为服药依据,即腹泻重时就多服,腹泻轻时就少服,稍有好转就停药。这很容易造成复发,严重者会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服药两三。
如果不是由疾病所引起的腹泻,一般都是比较容易治愈的,但治愈腹泻需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患者自身的病因,如果找到病因并且消除,可以起到两个作用,首先是能治愈腹泻,其次是降低腹泻再一次复发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