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鼻咽癌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2016-08-21 互联网 A +

  鼻咽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男性患者居多。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一般以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居多,所以,大家在平时就要多注意自己的鼻咽喉的健康问题。下面我么来听一下专家给我们介绍的关于鼻咽癌的具体情况。

  一、临床表现

  1.鼻部症状

  由于原发癌突破表面黏膜而出现血涕,常于回吸时鼻分泌物带有血丝或血块,以晨起后多见,是早期症状之一。晚期癌肿溃烂时,可有脓样涕或引起不易制止的大量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险。初期多无鼻塞,当癌肿堵塞后鼻孔时,则可引起单侧或双侧鼻塞。

  2.耳部症状

  鼻咽侧壁癌肿或鼻咽其他部位癌肿扩展堵塞或压迫咽鼓管时,常出现卡他性中耳炎,引起耳鸣、耳闭塞及听力下降,或伴有鼓室积液。自觉有耳部症状者占16.1%。

  3.脑神经症状

  癌肿可循咽隐窝上方之颅底破裂孔(岩蝶骨区)而侵入颅内,久之颅底骨质破坏,病变扩大。常先侵犯第Ⅴ及Ⅵ脑神经,继可累及第Ⅳ、Ⅲ及第Ⅱ脑神经。第Ⅴ脑神经受损后,患者觉有一侧剧烈头痛、面部麻木、下颌向病侧偏斜、咀嚼困难、角膜和下颌反射消失。侵及第Ⅵ脑神经者,患侧眼外直肌发生瘫痪,眼球呈内斜视位,则有复视症状。其他脑神经如亦被侵犯,则可有视力丧失,眼球固定、各种运动障碍等表现。肿瘤可直接侵犯咽旁间隙或由转移的淋巴结压迫,造成Ⅸ、Ⅹ、Ⅻ脑神经受损,出现软腭瘫痪、反呛、声音嘶哑、伸舌偏斜等症状。

  4.颈淋巴结转移

  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体征。颈部肿块为此病首发者约占60%。若原发癌位于鼻咽一侧,通常先转移到同侧颈淋巴结,后可侵及对侧。肿大淋巴结常为颈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尖下方,下颌角后方的颈内静脉上群深淋巴结,以后病变渐向下蔓延,累及颈深中、下群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颈部肿块增长甚速,大者可如拳,多无疼痛,如肿瘤已浸润颈部软组织,或肿大甚重者,则可发生颈部疼痛。检查时颈部肿块多较坚硬,表面呈小结节性,与周围粘连则不易推动。可互相融合,成为全颈侧巨大肿块。

  5.远处转移

  鼻咽癌血行转移多见,死亡者中半数或以上有远处转移。以骨骼转移尤其扁骨转移最多见;其次是肝和肺转移。常有同时多处转移。

  二、检查

  1.后鼻镜检查

  方便易行。可见咽隐窝及鼻咽顶前壁的小结节或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时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早期病变不典型时可仅表现为黏膜充血、血管怒张或一侧咽隐窝较饱满,需重视。

  2.纤维鼻咽镜检查

  有利于发现早期微小病变,尤适用于咽反射强或张口困难的病人,若发现可疑病变,应及时进行活检。

  3.EB病毒血清学检查

  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可进行EB病毒壳抗原、EB病毒早期抗原、EB病毒核抗原检测等。

  4.脱落细胞检查

  一般在局麻下用泡沫塑料、海绵或负压吸引等方法于鼻咽部采取标本作涂片查癌细胞,其检出率可达90%左右,同活检接近。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查可作为普查之用。

  5.活组织检查

  是鼻咽癌确诊的依据,经鼻腔或口咽进路明视下咬取活检,对黏膜下隆起可用穿刺针取黏膜下肿瘤组织送病理。

  6.颈淋巴结触诊及活检

  颈上深部可触及质硬、活动度差或不活动、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如患者颈淋巴结肿大,而鼻咽部检查无明显可疑病灶,且经多次鼻咽部活检皆为阴性者,则可考虑施行颈部肿块活检以确诊。通常采用颈部肿块穿刺抽吸作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切开颈部肿块,采取组织以作检查,最好选取一单独肿大淋巴结,全部摘出,作病理检查,以防癌肿扩散。根据其病理类型,以确定其原发病灶。

  7.影像学检查

  CT和MRI检查有利于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的程度。有条件者可做PET-CT或PET-MRI检查。

  温馨提示:鼻咽癌的临床表现类似于一般的小病,大家都以为无关紧要,最后铸成不可弥补的大错,这就要求我们呢,平时多加注意自己的鼻咽喉的健康问题,一旦发现相似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远离病痛的折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