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粘连

肠粘连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21 互联网 A +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中医认为,这是气血受损,气滞血瘀,肠道经络阻滞造成的。故治疗以调气活血、行气通腑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外治法调治。

  1、灌肠疗法  药用厚朴、枳实、生大黄(后下)、玄明粉(分冲)、炒莱菔子(打碎)、赤芍、当归各15g,广木香9g.每日1剂,每次加水800ml煎至200ml,早晚各煎1次做低位灌肠。一般灌肠4小时后可见效,用药2次后病情缓解。病情严重者,4~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以恢复排便、排气,腹痛消失为度。然后以通腑轻剂善后,药用厚朴、青皮、陈皮各8g,木香、生大黄、枳壳各6g,炒莱菔子9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水煎内服。腹感微胀者可同时用皮硝30g敷脐。

  2、中药敷脐法  (1)用中药芒硝和食用面粉各等份,加食醋和白酒等量调和为泥状,每晚临睡前敷于脐部,以肚脐为中心,敷料直径可延长至3cm,以绷带固定,晨起后洗净。适用于各种肠粘连之腹痛、腹胀,对夜间腹痛尤甚者疗效更佳。(2)桃红松解散:药用当归、丹参、红花、桃仁、厚朴、元胡、陈皮、白术、生白芍、甘草、赤芍各等份,粉碎后装入1个10cm×10cm的纯棉布包中。将药包敷在神阙穴,外用绷带或宽布带固定,局部加用温水袋热敷或红外线理疗,每次20分钟~30分钟,每天3次。药袋平时戴在身上,4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需进流食。经观察,用此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的总有效率达96.67%

  3、隔姜灸脐法  将生姜切成2mm厚的薄片,置于脐上,然后将拌有冰片的艾绒捏成宝塔糖样大小的艾炷,置姜片上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难忍时,可将姜片微微提起,绕脐作顺时针旋转,并时而接触脐部,至艾绒烧完,余热用尽,再置艾绒施灸,一片姜烧3炷艾为1次,需15~25分钟,每日3次。经临床验证,本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显效率为94.44%.

  4、按摩治疗  患者平卧,双目微闭,舌抵上腭,意留脐中,作平静腹式呼吸3分钟,每分钟6次。在继续呼吸的同时,自叠双手,右掌在下,将右掌从右下腹开始以顺时针方向作绕脐按摩。按摩时用力要均匀,绕脐1周用时10秒,同时进行一次腹式呼吸,共进行5分钟。再如前作腹式呼吸3分钟,即告结束。注意应在饥饱适度的时候进行操作,每天晨起和临睡时各进行1次。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