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2月28日电(曾理)外伤后发现一先天性脾囊肿,经两次外科手术都未能根治,复发后如“保龄球”般巨大。昨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利用超声介入技术为一巨大脾囊肿患者进行了穿刺抽液固化治疗,为其拆除了腹部的“定时炸弹”。
21岁的患者郑容(化名)告诉记者,4年前她在成都一中专学校就读,因不慎从宿舍的高低床上摔下来,送到医院后发现在其腹腔内有一直径约8厘米的脾囊肿。2006年和2007年先后在四川两家医院接受了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手术,将肿块里的液体引流了出来。
但去年底,郑容再次感觉腹部不适,后在医院检查发现,经两次引流后的囊肿再次复发,且直径已达16厘米,在肚子里仿佛揣着一个“保龄球”。为能寻求根治囊肿的方法,郑容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新桥医院超声科求治。
据该院超声科主任卓忠雄教授介绍,郑容前期经腹腔镜“开窗”手术引流出囊液,但未能解决囊壁继续渗液问题,所以会导致术后多次复发。而且,正常人脾脏直径在4厘米左右,像如此巨大的囊肿临床上还十分罕见,如不及时解决,可能随时破裂,患者可能因脾脏大出血危及生命。
昨日上午,为从根本上解决郑容囊肿的问题,卓忠雄主任利用超声介入技术,在超声引航下将穿刺针准确送入囊肿内,先将腔内的囊液进行了引流。记者在手术现场看到,随着一管管深咖啡色的囊液被引流出来,超声显示郑容腹腔内的“保龄球”逐渐缩小,在完全排净囊腔内的囊液后,卓忠雄主任再用他自己改良的方法注入固化剂,对囊腔内壁进行了固化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卓忠雄主任告诉记者,他仅用不到20分钟,就为郑容引流了约1450ml的囊液,完成了手术。这也是他利用这一技术完成的最大一例脾囊肿治疗。近年来,该院已利用超声介入技术治愈了近10000例肝脏囊肿、肾脏囊肿、卵巢囊肿等单纯性良性囊肿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