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20 互联网 A +

  (1)脾胃气虚型:

  主证:胃脘隐痛,绵绵不休,食后饱胀、嗳气,食少纳呆,喜热喜按,得食则痛减、便溏或虚秘,小便清长,或精神乏力,面色黄白,舌质胖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痞满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食后脘胀,倦怠乏力,呕吐清水或饮后水停心下,神疲懒言,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淡而嫩,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胃阴虚型:

  主证:形体消瘦﹑胃脘隐隐灼痛,胸骨后有灼热感,食欲减退﹑嗳气﹑口干咽燥不欲饮,喜食酸物﹑嘈杂似饥,心烦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4)肝胃不和(肝胃气滞型)

  主证:胃胀脘痛或堵闷,连及两肋,常因情至不畅而加剧,呕吐泛酸,频频嗳气﹑食后胀满,或有恶心呕吐,舌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

  (5)脾胃湿热:

  主证:胃脘灼热,胀痛不舒,嘈杂嗳气,口粘腻而臭,口干渴﹑喜冷,头重如裹,胸闷身困,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畅。

  (6)气滞血淤型:

  主证:面色黎黑,胃脘刺痛,壮如针刺,痛处固定,饱胀不舒,或有黑便,舌质偏紫或有淤点,苔薄黄,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祛淤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