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疗法

2016-08-20 互联网 A +

  一、肝郁脾虚证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味,药物:白术 15g、白芍15g、党参15g、佛手12g、防风12g、陈皮9g、郁金10g、甘草6g、柴胡12g、煨木香9g(后下)、煨葛根18g、枳壳12g。

  二、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养胃,化湿消滞。

  主方: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 党参 20g、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砂仁6g(后下)、陈皮6g、桔梗 9g、扁豆20g、莲子肉15g、薏苡仁30g、甘草6g、藿香12g。

  三、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主方:六磨汤(《世医得效方》)加味 药物:沉香 9g(后下)、木香12g(后下)、槟榔12g、乌药12g、大黄6g、郁金12g、厚朴9g、茯苓12g。

  四、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燥湿,行气和血

  主方:芍药汤(《伤寒论》) 药物:白芍 24g、黄芩12g、黄连9g、当归9g、木香10g(后下)、大黄9g、槟榔10g、苦参9g、白花蛇舌草30g。

  五、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 内科摘要 》)合理中丸(《伤寒论》) 药物:乌梅 9g、黄连9g、椒目4g、熟附子8g、炮姜8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2g、当归6g、白芍15g、甘草6g。

  六、肠燥津伤证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主方:增液汤(《温病条辨》)合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药物:生地黄30g,山药25g、山茱萸12g、牡丹皮12g、泽泻12g、玄参15g、麦冬15g、火麻仁30g(打)、柏子仁15g、瓜蒌仁15g。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