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炎

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2016-08-20 互联网 A +

  一、治疗

  1、急性丙型肝炎淤胆型肝炎的治疗基本上同甲型肝炎。由于急性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因此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2、慢性丙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清除肝炎病毒。儿童期的慢性丙型肝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必然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因患肝硬化或肝癌而陷于不幸。

  (1)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α:在目前还缺乏理想的能彻底清除肝炎病毒的药物的情况下,干扰素α(IFN-α)的应用于已经使一部分慢性肝炎病情缓解,甚至痊愈。像对待其他传染病治疗一样,人们越来越重视病原学治疗研究。干扰素α对病毒的复制,肝内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用法参照乙型肝炎。

  ②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HCV基因组变异很大,宿主感染HCV后很难产生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急性丙型肝炎的自限性约为50%,HCV感染后的慢性化几率高达40%~60%。文献报告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在组织中见到碎屑状坏死与桥接样坏死,则在平均50个月后约有50%发生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后最终约1%将发生肝细胞肝癌(HCC),重症丙型肝炎的生存率约46.2%,所以抗病毒治疗是必需的。

  ③阿糖腺苷: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阿糖腺苷ATP,能抑制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合成。阿糖腺苷应用剂量为10~15mg/(kg/d),静脉滴注每次维持8h,1~2个月为一疗程。

  ④单磷酸阿糖腺苷:机制同上。应用剂量为:前5天10mg/(k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第6~30天肌内注射5mg/(kg/d)。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应用胸腺肽(胸腺素)可提高疗效。

  ⑤阿昔洛韦:在细胞中转变为三磷酸无环鸟苷,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阿昔洛韦剂量为1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2个月。文献报告治疗慢性乙肝病人后,HBVDNA阴转率为44.4%,DNAP阴转率为62.5%,抗-HBcIgM阴转率为80.0%,前S2抗原阴转率为3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40.0%。国内华东地区32个单位应用阿昔洛韦单用或合用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近期疗效中HBV病毒复制标志阴转率为40%~60%。

  ⑥聚肌胞(PolyI:C):是干扰素诱生剂,价格低。4~6mg/次,隔天肌内注射,3个月为一疗程,可用2个疗程。也可应用10mg/d静脉滴注,疗程3个月。该药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用药后一过性低热。如剂量>1mg/kg,则不良反应明显。

  ⑦膦甲酸钠:是焦磷酸盐类似物,为广谱抗病毒药,不仅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及HIV反转录酶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发现,该药对HBV的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国内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结果证明,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肝的近期疗效与干扰素α无明显差异,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HBeAg阴转率42.86%,HBVDNA阴转率为53.33%,将膦甲酸钠与干扰素α合用,前者应用1个月,后者应用3个月,HBeAg阴转率52.63%,HBVDNA阴转率为65.00%,均显著高于单用膦甲酸钠或干扰素α。无明显副作用,仅少数人有消化道反应,未见明显肾毒性。

  ⑧其他药物:齐多夫定、利巴韦林等均可应用,对乙肝病毒复制标志有消失作用,停药后乙肝病毒复制标志又可出现。

  (2)作用于肝脏炎症过程的治疗:

  ①复方甘草甜素(强力新、强力宁、甘利欣):为甘草酸与L-半脱氨酸、甘氨酸复制而成。甘草酸可抑制HBV感染的细胞对T细胞的过度激活,抑制TNF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阻止Fas介导的肝细胞损害,可使Th1/Th2保持平衡。临床上有改善症状、降低ALT、GGT、及胆红素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儿童剂量40~60ml/d,加于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应长至1~3个月,如过早停药,得不到缓解肝脏炎症的效果。

  ②二磷酸果糖:促进肝细胞的ATP合成,改善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内K+、Na+交换,使肝细胞水肿消退,减少胆小管压迫淤胆现象,使黄疸消退。成人每天5g静脉滴注,3~4周为一疗程。也可口服,2片/次,3次/d。

  ③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含有活性SH键,参与肝细胞内多种生化反应,有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内酶及胆酸的代谢,有明显的解毒作用。成人600mg,1次/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2个月为一疗程。该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④乳清酸卡尼汀(肉毒碱乳清酸盐):肉毒碱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促进肝细胞线粒体内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乳清酸是DNA、RNA生物合成中的前体,可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阻止肝细胞坏死。韩国应用该药治疗肝炎已有15年历史。用法为4ml/d,静脉滴注,1~2个月为一疗程。

  ⑤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及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而参与体内重要生化反应。可促进肝细胞的解毒作用,调节肝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用于黄疸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1000mg/d,小儿20~40mg/kg静脉滴注,1次/d,急性肝炎用2~4周,慢性肝炎用4~6周,对退黄、肝功能恢复正常的疗效优于苦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罕见。

  ⑥硫普罗宁(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凯西莱):为含巯基类药物,保护肝线粒体结构,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活性氧的清除,改善肝功能。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

  二、预后

  转为慢性肝炎的几率高,易导致肝硬化和诱发肝癌,故预后较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