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窦性心律失常概述

2016-08-19 互联网 A +

  窦性心律失常(sinusarrhythmia)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的P-P间期之差超过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0.12s)。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或过速时引起心悸、眩晕甚至昏厥。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时相性心律失常);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③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④窦性心律的起步现象;⑤成对出现的窦性心律及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