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结核

胃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2016-08-19 互联网 A +

  胃结核主要是由于咽下的结核菌、结核菌由血液侵入胃壁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发病原因及机制如下叙述。

  一、胃结核的发病原因

  原发性胃结核十分罕见,多继发于肺、腹膜、骨骼、肠结核。胃结核的发病率远低于肠结核,其原因可能为:

  1、胃黏膜较完整。

  2、胃壁的淋巴滤泡较少。

  3、胃的排空快,咽下的结核菌在胃内存留的时间短。

  胃结核常与其他胃部疾病并存,如胃溃疡、胃癌。结核菌侵入胃的途径可能为:

  1、咽下的结核菌直接侵犯胃黏膜。

  2、结核菌由血液侵入胃壁。

  3、结核菌经淋巴系统侵入胃壁。

  4、胃临近的淋巴结核或腹膜结核直接蔓延到胃。

  二、胃结核的发病机制

  1、发病部位:胃结核多发生于幽门和幽门前区小弯侧部位,少数发生于胃体或大弯侧。

  2、病理类型:

  (1)溃疡型:该型最常见,约占80%。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多数浅而小,边缘不规则,基底部可见灰白结节。亦有溃疡较大,深达肌层和浆膜层,形成穿透性溃疡或瘘管者,但急性穿孔少见。少数患者溃疡可侵犯较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溃疡瘢痕形成可导致幽门梗阻。

  (2)肿块型:由于炎症性肥厚或增生性病变而形成肿块或大结节,亦可由胃与周围脏器粘连形成团块。幽门部病变易致梗阻。

  (3)粟粒结节型: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胃壁各层可见散在粟粒结节。

  (4)炎症增殖型(弥漫浸润型):病变常累及胃壁各层,故胃壁增厚,黏膜呈息肉样增生。

  3、组织形态:病理病变附近的淋巴结常有肿大及干酪样坏死。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典型的干酪样肉芽肿,常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很少累及肌层。组织切片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