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套叠

肠套叠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19 互联网 A +

  肠套叠的中医辨证治疗

  患儿仰卧于X线机下, 将导尿管插入肛门, 深度约 5 cm-10 cm(勿使尿管反折) , 一位助手注气,另一位助手接压肛门。注气量以肛门开始溢气为度。此时捏闭导尿管并继续按压肛门, 术者在 X 线机透视下, 根据腹部包块位置,以逆蠕动方向按摩挤压包块, 若按摩有效, 结肠充气肠段逐渐增长, 包块亦逐渐缩小, 并且位置向逆蠕动方向移动。在按摩过程中可能有较多气体经肛门排出, 肠管压力减小, 可反复进行注气及手法按摩, 当最后按摩到右下腹包块消失, 并大量气体进入小肠, 证明复位成功, 而停止注气及按摩。

  传统的非手术治疗为结肠注气整复法, 是单纯靠气体压力推动套入的肠管复位, 其需要特殊的专用设备—空气加压灌肠器, 其缺点是因患儿月龄不同, 压力数据不易掌握, 压力太小不能推动肠管复位, 压力过大则有致肠管破裂穿孔的危险。采用普通导尿管低压注气, 手法逆行按摩复位则可避免以上缺点。此种低压注气有两方面作用, 一是便于X线下观察套叠部位, 二是用手法挤压结肠气体促进复位,如若用以上方法不能使包块缩小, 则应立即改为剖腹手术复位,此方法勿需特殊器械, 安全程度高, 复位效果良好, 便于基层医院使用。(此法需专业医生使用,勿私自使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