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19 互联网 A +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名虽不见于中医书籍,但其所具有的各种症状如眩晕、耳鸣、耳聋、心悸、失眠、肢体麻木不仁、视力丧失、昏迷等症状的描述散见于历代医籍中。本病性质是本虚标实。在肝,其本为血(或阴)虚,其标多为肝火或肝风;在脾,其本多为气(或阳)虚,其标多为痰湿;在肾,其本为阴虚,其标多为阳亢,上述三脏病久,皆可人络,因气滞可引起血瘀,痰阻可引起血瘀,阳亢或肝风也可致气血逆乱,形成血瘀阻络。下面介绍一下中医治疗:

  (1)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症状】眩晕、头痛、颜面潮红、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大便干结、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镇惊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15克,钩藤30克,生石决明30克,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山栀10克,黄芩15克,益母草30克,夜交藤30克。

  肝郁化火为主者用逍遥降压汤:丹皮15克,山栀10克,黄芩15克,菊花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钩藤30克,夏枯草30克,当归10克,薄荷5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30克。

  三焦实热盛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5克,车前子3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甘草3克,生地15克。头痛如劈者加山羊角10克。颈项疼痛者加地龙10克,白芍15克。呕吐、抽搐、昏迷者加至宝丹吞1粒,或神西丹吞1粒。

  (2)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症状】头目眩晕、目胀耳鸣、或脑中热痛、心中烦热、惊厥面赤、烦躁、胸闷气急、甚则肢麻颠仆,脉弦长有力或弦数。

  【治法】滋肾清热,平肝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牛膝20克,生龙骨30克,生白芍30克,天冬15克,生麦芽30克,生赭石30克,生牡蛎30克,玄参20克,川楝子15,青蒿15克,甘草10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眩晕头疼甚者加生石决明30克,天麻10克,钩藤30克。鼻出血者加茅根30克,荆芥炭15克。闭经者加鹿角胶10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