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出血

经颅钻孔引流治疗脑出血

2016-07-25 互联网 A +

经颅钻孔引流治疗脑出血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9年第1期第7卷报道

作者:陶唯宜

单位: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518029)

脑出血属神经科急危重症,尤其出血量>40ml者极易发生脑疝,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我院自1992年始开展对自发性脑出血,幕上血肿出血量>40ml,行颅锥穿刺持续引流治疗。本文就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

资料方法

1.资料:按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要点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4例病人(男58例,女46例)全部在起病6h内经头部CT检查证实,出血量按多因氏公式计算均≥40m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41~45分,平均年龄66.4岁(45~82岁)。分为穿刺组:由要求穿刺治疗者组成,共52例,对照组:由拒绝穿刺治疗者组成,共52例。全部治疗组均在起病后12h内穿刺。

2.方法:两组病人处理上给与同样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处理。

治疗组按Krnein定位法,避开颅内外的重要结构,按CT选择最佳穿刺点,将颅骨及硬脑膜钻开后将引流管置于血肿中心,尽可能将血肿内液体抽出,并注入尿激酶,夹闭1~2h,引流管接虹吸管持续负压引流,其负压<0.4kPa。为防止引流后出血动脉周围压力降低,凝血块溶解再出血,同时使用大剂量抗纤溶止血剂。根据病情血肿内注入尿激酶1~2次/d。拔管以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CT示血肿残留<10ml,即可拔管。

3.观察指标:按1986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于入院后30d评定疗效。

结果

两组效果比较钻颅穿刺组总有效率达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3%,经χ2检验P<0.01,钻颅穿刺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重症脑出血,出血量≥40ml者是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疾患。虽然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高龄、合并多种内科疾患,生命体征不稳定,血肿位于内囊丘脑深部者,就难以选择手术治疗。而血肿穿刺引流术对全身状况要求不高,脑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易行,床旁即可实施,患者亲属易于接受,所以能较广泛开展。

我们的体会是:1.起病后明确诊断,宜尽早实施治疗。2.第1次治疗宜尽可能抽出未凝固血液使占位压迫效应减到最小,其预后就更好。3.尿激酶原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剂,是溶解血肿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不对脑组织产生有害作用[1]。血肿内注入使之充分溶解液化后引流出来。同时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纤溶止血剂是抑制尿激酶的副作用、防止再出血的有效保证。4.引流管与虹吸管相接使血肿内保持于低负压状态(<0.4kPa),防止血块、脑组织吸附于导管开口处,使引流保持通畅[2]。

总之颅锥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是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NaraYanRK,etal.Lysisofintracranialhematomawithurokinaseinrabbitmodl.JNeurosurg,1985,62:580.

[2].潘道明,于苏文.简易立体定向钻颅碎吸,抽吸和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0例.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230.

(1998年8月11日收稿1998年10月19日修回)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