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直肠癌

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2016-07-08 互联网 A +

据美国学者报道,小肠上皮表达的某种受体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物,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费城ThomasJefferson大学的StephanieSchulz博士指出,鸟苷酰环化-C(GC-C)是一种特异表达于小肠上皮的受体,研究人员在5例食管肿瘤标本中发现GC-C表达阳性,提示肿瘤来自于小肠;另外,9例胃腺癌患者中8例肿瘤标本GC-C阳性,而3例正常胃组织标本GC-C表达阴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肿瘤邻近组织表达GC-C分子,表明GC-C可能是肿瘤转移的早期标志物。Schulz博士称,此发现尚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首先要做的是证明GC-C是否和肿瘤分期相关。但是,由于此分子只在胃肠道中表达,它有可能用于胃肠道肿瘤的药物导向治疗。也就是说,将肿瘤治疗药物与特异识别肿瘤的蛋白相结合,这样治疗药物可以直接导向肿瘤,避免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另外,GC-C与大肠杆菌毒素激活并引起腹泻的分子相同,因此GC-C也有望作为腹泻治疗的靶点。GiovanniPitari博士指出,大肠杆菌毒素可能通过干扰细胞钙内流,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分裂,而大肠杆菌毒素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以及用于防止结肠和直肠息肉形成。研究人员下一步准备在动物实验中分析此毒素是否会抑制肿瘤生长。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