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癌

面面观 诊治胃癌腹膜播散

2016-07-08 互联网 A +

(1)腹膜复发率:1966年全日本统计,胃癌腹膜复发占28%,居复发病例的第二位。但日本有的报告腹膜复发率为40%,复发最多为腹膜。1981年日本外科学会的资料,腹膜复发率33.6%~54.7%,居复发病例的第一位。总之,胃癌发生腹膜复发播散转移者是比较多的,且往往常并有癌性肠粘连性肠梗阻,促使患者短期死亡。一组病例报道胃癌术后腹膜转移51.7%。其中合并肠梗阻者占30%。

(2)胃癌腹膜播散原因:胃癌侵犯浆膜后,在浆膜面的癌细胞容易脱落入腹腔,而引起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根据临床研究:胃癌细胞脱落至腹腔与胃癌是否侵及胃浆膜及侵犯胃浆膜的面积大小有关,如胃癌浸润深度未侵犯至胃浆膜(S0)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0%;可疑胃浆膜侵犯(S1)者9.1%~18.8%;胃癌已透胃浆膜(S2)者33.3%~36%;胃癌侵及胃风吹雨打脏器(S3)者59.4%~65.2%。另外随着受侵犯浆膜面积扩大,其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依次递增,胃癌侵犯胃浆膜面积大于20cm2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50%~73.3%。临床研究:检查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以盆腔采集标本为最高,故多数学者认为胃癌卵巢转移主要是经腹膜途径,一般发生率10%~21%。

(3)胃癌腹膜复发的病理:前已述及腹腔内的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除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浆膜面积的大小有关外,还与胃癌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及生长方式有关,如游离癌细胞多见于浸润型(BorrmannⅢ、Ⅳ)胃癌,低分化和分化不良者比较高、中分化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巢状与弥漫性生长比团块状生长的游离癌细胞最性率高。

Nakajima将癌的浆膜外观形态分为正常型、瘢痕型、结节型、苔状型、腱状型和颗粒型六种,后三型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高,而前几型较低。陈峻青则将癌的浆膜外观形态分为正常型、反应型、结节型、腱状型、多彩弥漫型和苔状型六种。刘庆华发现正常型及反应型腹腔内无游离癌细胞检出,结节型阳性率10%,而后三型阳性率高达60%左右。朱少俊等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而组间无显著差异的腱状、苔状型、颗粒型和多彩弥漫型浆膜外观归为Ⅰ型,结节型为Ⅱ型,极少检出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正常型、反应型、瘢痕型归为Ⅲ型。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为Ⅰ型47.3%;Ⅱ型16.7%;Ⅲ型0%。日本神前等将腹膜复发分为5种类即结节散在型、小结节撒布型、弥漫型、弥漫浸润型、浸润硬化型和卵巢型。胃癌的卵巢转移过程中以雌激素受体ER(癌细胞)-雌激素(卵巢)为纽带的特殊器官的亲和性起重要的作用。故雌激素水平较高的卵巢对ER阳性的癌细胞起着阳性趋化作用或“选择”作用,谓胃癌易转移卵巢的缘故。弥漫型多为早期复发,浸润硬化型多为晚期复发。日本胃癌研究会将腹膜扩散程度分为P0(无腹膜扩散),P1(胃癌附近腹膜,大网膜及横结肠癌扩散),P2(横结肠下及膈肌腹膜少数癌灶),P3(远处腹膜多数癌灶扩散)。腹膜癌扩散不仅病变扩大而且恶性度也增高。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