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癌

胃癌与免疫淋巴因子的作用

2016-07-08 互联网 A +

T淋巴细胞合成许多淋巴因子,还有不少其它细胞因子,它们有的与肿瘤的治疗有关,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淋巴因子,有的能杀伤肿瘤细胞,有的能刺激造血组织,对抗化疗或放疗的副作用。

(1)干扰素

干扰素分α、β、γ三种,复合白细胞人干扰素对造组织肿瘤有一定效果

,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用中等剂量(10×106/m2),每周3次,共8周,有效率达44%~54%,可有16~55周的有效期,用α干扰素对淋巴瘤白血病有同样效果,对某些实体瘤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所用竟是量要提高。

γ干扰素是T淋巴细胞的产物,对造血肿瘤及实体瘤有效,有些如毛细胞具有α干扰素受体,但没有γ干扰素受体,提示γ干扰素对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无效。

有人用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实验,经干扰素处理后,浸润淋巴细胞杀伤胃癌的敏感性有所提高。若将坏死因子与干扰素一起处理SGC-7901细胞,则使胃癌浸润淋巴细胞杀伤作用更加显著,但干扰素对IL-2诱导淋巴细胞没有影响。

使用干扰素要警惕其副作用。α干扰素用量超过36万单位,将诱发严重的毒副作用,多次人表现性欲减退,行为有改变。

(2)白介素-2

白介素是一些促进淋巴细胞功能的物质,IL-2是对T细胞的生长有作用,它能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有IL-2的受体,因而对细胞免疫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单独体内应用,高剂量的IL-2就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动物实验证明,给接种A-105肝肉瘤的小鼠高剂量的IL-25万至15万单位,可使实验组小鼠的肿瘤转移比对照小鼠降低66%~95%,但单独使用不如先在体外用IL-2培养该动物的淋巴细胞(LAK),然后注入体内,用2万至2.5万单位即可产生显著的抗肿瘤效果,Rosenberg等于1989年总结了652例晚期肿瘤患者使用IL-2LAK细胞的结果,表明IL-2LAK细胞优于单独使用IL因而目前临床上使用IL-2,主要用于LAK细胞的制备,使用时仍需较大剂量,副作用大,突出表现为“毛细管漏”(Capillaryleak)。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