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治疗最新进展

2016-07-08 互联网 A +

合理的营养支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改善SAP病人的营养状况,更重要的在于维护肠道粘膜屏障及机体免疫功能,以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感染的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非手术治疗,十年回顾显示,与以往的内科治疗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其不同之处如下:

(1)采用不同的腹腔灌洗方法:十年前采用腹膜透析法进行腹腔灌洗,此方法创伤大,感染概率大。而后来采用猪尾型PTCD引流管进行微创腹腔灌洗,此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并灌洗充分,可达到较腹膜透析方法更好的疗效。

(2)中药大黄治疗:在SAP治疗中,肠麻痹治疗、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十分重要。而中药大黄具有退热、抗感染、消炎和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组胺、和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大黄能提高危重症患者胃肠黏膜内PH值,改善胃肠粘膜血流灌注,明显降低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和内毒素含量,能抑制肠道细菌能易位,降低胃肠粘膜的通透性。

(3)内镜治疗:有专家认为,对SAP患者内镜介入治疗越早,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越低,早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可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从而使SAP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并可减少复发。

因此在传统SAP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微创腹腔灌洗、中药及急诊内镜治疗能有效提高SAP治愈率,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

目前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还有以下研究:

1、合理抗真菌治疗

SAP为真菌感染高危人群,首先,针对SAP所处病程不同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全身炎症反应期,防治关键是及时纠正过度炎症反应,恢复组织灌流,尤其是胃肠道,尽量减少肠粘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感染期,要及时清除感染坏死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残余感染期常有消化道瘘及严重消耗而导致的营养不良,此时应加强以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支持手段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充分引流消化道瘘形成的残腔。其次,应尽量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如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大量输血及抗酸药,及时去除各种导管,必要时采用消化道去污法以减少肠道菌群移位。最后,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