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从欧洲肝病新指南看乙肝初治策略

2016-07-08 互联网 A +

谢青,女,1963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传染病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2002年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内科系进行肝脏病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10月-2003年2月以访问学者再次赴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内科系肝脏病实验室从事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国家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中心评审专家,同时还担任了《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肝脏》、《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等多家杂志编委。主要从事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着重于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和耐药的临床处理;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非创伤性诊断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慢性乙肝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高达2000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2009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在最新推出的新版《慢性乙肝临床实践指南》中,第一次在慢性乙肝治疗目标中凸显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那么通过哪些具体方法可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如何才能实现改善生活质量这一治疗目标,我们特地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为我们解读一下EASL新指南,为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开良方。

谢青: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能够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沟通。

[1]>下页

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