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治乙肝 医患沟通很关键!

2016-07-08 互联网 A +

据了解,目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最多的手段,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将病毒载量降到检测限以下,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但是,抗病毒治疗一般需要两年时间,甚至是更长时间,患者治疗“没长性”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乙肝患者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在我国还较为普遍,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感缺乏。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翁心华教授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医患互信。

首先,医患双方都要高度重视初始治疗策略的选择。在初始治疗采取“预防耐药”的治疗策略,选择降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避免造成额外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乙肝总体治疗的满意度。

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最后,医生在病情解析上要做到细心和耐心,这是引导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需要。在“全国乙肝患者现状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患者希望医生“提供更经济有效的治疗”;43.5%的患者希望医生“和病人协商治疗方案,使病人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除“从医时间长,经验丰富”之外,64.2%的患者认为值得信赖的医生应该具备“细心和耐心”。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