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治乙肝 斩根胜于除叶!

2016-07-08 互联网 A +

童巧霞,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疗效的深入研究,在诊断与治疗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脂肪肝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长期黄疸不退、转氨酶反复升高等疑难杂症治疗。

记者:目前全球对于乙肝人群都有一个分类,各个地区的分类方法不一,请问童教授我国对于乙肝感染人群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这样分类的意义何在呢?

专家:依据我国近些年出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将乙肝感染人群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e抗原血清学结果分为e抗原阳性和e抗原阴性两大类人群;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根据肝功能等检查结果又细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又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的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我国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分类方法完全是依据我国乙肝感染人群的特点而制定的,对于国内专科医生根据病人病情结合分类特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乙型肝炎患者中的e抗原阳性慢乙肝人群,其特点包括:肝脏存在明显炎症,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病毒载量一般比较高。这类人群是亟需治疗的,失治误治常常使疾病在肝炎基础上合并或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有诸多治疗方法,但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且最为科学、正规的治疗方法。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