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干扰素治疗、核苷类似物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和其它治疗,其中核苷类似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乙肝抗病毒药物生产企业比较集中,2007年排名前六位的企业占据了95.18%的市场份额。其中,外企有3家,用药金额占整个抗病毒药物市场的67%,并且占据了排名前两名的位置。
《中国医药报》11月3日讯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潜在的进展性致死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乙肝已成为人类第九大死因,90%以上的肝硬化和肝癌由乙肝引起。我国是世界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也是最大的乙肝治疗药物市场,市场规模在2005年就超过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西班牙市场的总和。随着乙肝诊断及药物治疗率的不断提高,到2010年,我国乙肝治疗药物市场价值将增长一倍。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常用方法有干扰素治疗、核苷类似物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和其它治疗,其中核苷类似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
临床用于乙肝治疗的核苷类似物治疗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
核苷类药物逐渐垄断市场
对目前临床常用抗乙肝病毒的9种药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多年争议不断的拉米夫定,还是刚刚上市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均有上佳的市场表现,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均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