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成为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可没有症状,只有通过B超检查或CT检查才能发现。
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均可造成脂肪肝,过去以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为主,如今多为营养过剩引起,人体在进行营养代谢过程中,不仅动物脂肪(肥肉)和植物油形成为脂肪,而且蛋白质类食物和淀粉(碳水化合物)通过在体内生化反应,也可转化为脂肪。当这些营养物质摄入过多超过热量和机体代谢需要时,剩余的营养物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形成肥胖和脂肪肝。
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超声声像图表现:
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轮廓尚较整齐平滑。边缘处有时可较圆钝。
2肝内回声增多增强,前半细密,云雾状改变。后方回声微弱稀少衰减。甚至在正常灵敏度条件下不能显示而呈无回声
3肝内管道分布走向常不太明显,各级分支多不易显示。
4脂肪肝发展呈局限性时,常在左半肝深部或尾状叶内呈现较低回声,易误诊,需鉴别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