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居溃疡病并发症之首。据统计,每3~4位患者中就有1位发生过出血。轻者只有通过大便隐血试验查出,重者呕血、便血可达1000毫升以上而发生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溃疡病、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的第一死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因溃疡侵蚀了胃(肠)壁的大小静脉或小动脉,若是小动脉,出血量大,尤其危险。患者呕吐咖啡色物或鲜血(如为后者提示出血量大、病情重),同时可伴黑便,出血量较少时,大便呈棕黑色;出血量大时,多为稀的柏油样便,更严重时可出现大汗、口干、心跳、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一旦出现休克,表明出血量已达1500毫升以上,排出物如未达此量,必是还存在肠道之内,这需要去医院看急诊。本症另一特点是,一旦出血发生,原有的上腹疼痛症状反而会奇迹般消失。
一旦发生出血现象,不用多想,立即上医院。
上消化道出血如此凶险,溃疡病患者必须注意预防它的发生。一般注意以下几点可达到有效预防:
(1)避免紧张与疲劳,如剧烈的情绪波动、过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等。
(2)出血易发生在秋冬、冬春气温骤变之时,应特别注意在此时进行一些预防性治疗。
(3)溃疡病患者不宜食用布洛芬、消炎痛、炎痛喜康及阿司匹林等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也不相宜。这些药物常是出血的诱因。
(4)戒酒:新近研究证实,乙醇也是引起出血的因素。
(5)正规、彻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可使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甚至以后不再出血。
(6)养成大便时观察大便颜色的习惯,有可疑时速去看医生。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