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炎

胃炎的饮食治疗

2016-07-08 互联网 A +

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一、急性胃炎饮食治疗

(一)病因病理

常见病因有化学性刺激,如大量饮酒和过量服水杨酸盐类等药物;细菌感染和毒素,如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猩红热、肺炎;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胃肠炎、麻疹、肝炎、流感等;变态反应,如对水生贝壳类食物过敏等;最先见原因是食物污染后细菌及毒素所致。胃粘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可产生浅表糜烂,因粘膜下血管损害,引起出血或血浆外渗,深的糜烂可累及胃体,一般不超过粘膜肌层。

(二)临床表现

状轻重不一,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或肠绞痛,亦可有腹泻、畏寒、头痛和肌痉挛等。细菌性单纯胃炎潜伏期短,如葡萄球菌感染多在进食后1-6h、沙门氏菌属4-24h、嗜盐菌为9-12h。同时伴肠炎腹泻,故又称急性胃肠炎;一般1-2d后即好转,严重者可见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中毒症状。

(三)饮食原则

1、去除致病因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大量呕吐及腹痛剧烈者应暂禁食。

2、大量饮水:因呕吐腹泻、失水量较多,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和钠,并有利于毒素排泄;若有失水、酸中毒应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及碳酸氢钠溶液。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