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冒

湿热感冒不要多喝水

2016-07-06 互联网 A +

近来“秋老虎”频繁发威,再经过一夏的“折磨”,不少人会觉得心烦气躁,食欲不振,病态连连。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佳机。温医附二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刘时觉提醒,使用下面招数可以让我们打败“秋老虎”。

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林林爸爸看见9岁的儿子最近咳嗽得厉害,想到是不是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体虚了引起咳嗽,觉得应该给他好好补补,听说冬虫夏草能治咳嗽,于是每天炖3条冬虫夏草给儿子喝,结果咳嗽根本不见好转,而且似乎越来越厉害。刘医生说,其实冬虫夏草对肺虚引起的慢性咳嗽有好处,但是对急性咳嗽却会加重病情,因为急性咳嗽要通过凉性药物消散体内邪气,而冬虫夏草则是补品,补不当了反而加重病情,使热性、邪气闭在体内。同样,咳嗽等急性病发作时,白木耳、人参等补品也不可以吃。所以,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理自己的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