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病变,呈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称为酒精性心肌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报告中,将酒精性心肌病列为特异性心肌病中的过敏性和中毒反应所致的心肌病。戒酒后病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本病多发于成年男性。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小心饮酒“招”来的心肌炎
很多人认为,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甚至有舆论宣传,少量喝葡萄酒可以对心血管起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有些人(心脏病患者),有些时候(感冒发烧),少量饮酒同样对心脏有害,大量饮酒更是饮鸩自戮。
饮酒伤心,酒精不但可以引起心肌炎也可以引起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炎多为急性无菌性炎症,酒精性心肌病主要是长期嗜酒对心肌的慢性损害所致。
酒精性心肌炎医案:王某,某高校学生,醉酒后冒雨返校,次日略感胸闷、气短,因体格健壮未加重视,下午参加篮球比赛,自觉憋气,眼前发黑,不能坚持。诊断心肌炎,患者休学半年,逐渐好转,因春节再次饮酒,致病情复发,心脏超声显示心室轻度扩大,要求患者绝对禁酒。
专家点评:要充分认识“酒益人亦损人”的道理。长期、过量饮酒则会引起机体多个系统损害;感冒、胃病、饥饿、疲劳时饮酒都是有害的,酒精可以直接损伤心肌,也能加快心率,增加氧耗,使心肌疲劳;也可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在综合作用下,心肌细胞肿胀、溶解、坏死和变性。许多疾病都可因饮酒而带来新的疾病,酒精性心肌炎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酒精性充血型心肌病、心衰医案:患者杨某,50岁,自诉3月来常感心悸,胸闷和气急,特别是劳累后明显加重,且在每天晚上睡觉时发现下肢肿胀,用手指压迫后有凹陷,恢复较慢。患者长期饮酒,且工作疲劳。诊断:充血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人工鼻(呼吸过滤器)经耐心解释,患者彻底戒酒,静养休息,积极治疗。
专家点评:酒精可促使冠状动脉硬化,减少心脏自身供血供氧,心脏发生肥厚或扩张;长期饮酒还可使甘油三酯增高,促使心肌内脂肪沉着和心肌纤维性变,亦可引起心脏增大。心脏增大是一种代偿机制,但在劳累、剧烈活动或感染、情绪激动等诱因作用下,这种代偿就会不完全,从而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衰。
酒精性充血型心肌病是酒精性心肌病的常见类型,其临床特征为:
1、有多年饮酒过量情况,大多在10年以上;
2、最初在劳累或劳动后出现胸闷、心悸和气急症状,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也可出现气急或出现夜间阵发性气急;
3、下肢水肿为早期常见症状,一般呈凹陷性水肿,晚期可出现胸、腹部水肿;
4、体检和X线显示心脏呈球形扩大,可伴肺部淤血表现;
5、心电图检查异常,可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改变。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