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一)可有器质性心脏病史,部分有家族史。也有原因不明者。
(二)发病隐匿,病程缓慢。病情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脑、心、肾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甚至因窦性停搏发生阿-斯综合征及猝死。
(三)窦房结的功能衰竭应除外药物、神经或代谢紊乱等诱发因素,表现有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1.窦房传导阻滞。
2.窦性停搏。
3.持续或间歇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min,且不因运动、发热而相应增加。常伴有房室交界处性逸搏、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
4.单独窦性心动过缓者需具有下列试验一项阳性
⑴激发试验:①做运动或运动试验;②静脉注射阿托品;③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在运动或药物注射后30min内窦性心率小于90/min和(或)出现窦房阻滞、房室交界处性逸搏心律,或原有房室交界处性心律持续存在为阳性。
⑵检测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试验:①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测定:采用人工心房内、或食管内心房快速起搏法。SNRT正常值为小于l400ms,60岁以上可达1500ms,大于l5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②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即对窦房结恢复时间做心率方面的校正,等于SNRT减去基础窦性周期长度。正常值应小于450ms,超过此值说明窦房结功能异常。③窦房传导时间(SACT)测定:采用人工心房内或食管内心房程序起搏。一般认为SACT最高限度为120ms,大于150ms提示有窦房传导障碍。④窦房结固有心率测定:窦房结固有心率低于80/min者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阻滞自主神经后重复测定SNRT及SACT,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四)病窦综合征尚可表现为下述三种类型
1.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或扑动、阵发性房性或房室交界处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故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
2.双结病变: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处功能均不正常,表现有房室交界处性逸搏、逸搏心律和(或)Ⅱ度、Ⅲ度AVB。
3.全传导系统障碍:窦房结及其以下的传导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有窦房、房内、房室交界处及室内传导阻滞。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