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大肠癌

诊断大肠癌应加强监测高危人群

2016-06-17 飞华健康网 A +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实践证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是提高早期诊断率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30-40岁以上,有以下消化道出血症状者。

以前得过大肠癌者。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即使残存结肠是正常的,第一次患结肠直肠癌的可能性也比正常人增加3倍:如果残存的结肠曾有过腺瘤或同时有腺瘤存在,危险性增加6倍。第二次大肠癌一般在治疗后2-30年内出现,大部分出现在治疗后-4年内。

血吸虫患者。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是大肠癌多发区,大肠癌病死率分布与血吸虫病病死率分布有显着相关。

大肠腺瘤。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是由于显性遗传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出现的癌前病变,一般8-10岁开始患腺瘤,如不治疗,40岁前后100%发生癌变。腺瘤发展成癌一般要3-5年的时间。

有大肠癌家族史患者,死于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6.9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年后开始,每10年有10%-20%发生癌变。出血性溃疡性直肠、结肠炎危险性更大,患病超过10年者,有50%发展为大肠癌。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