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般治疗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较多,针对出血症状的一般治疗也有多种药物及方法可供使用。

出血严重而威胁生命时,输注血小板悬液常有效果,但若以此防止出血则无效。其原因是供体血小板输入重症患者体内后,寿命仅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再者同族抗体的产生也使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受到限制。

出血时应用止血药物对症处理也很重要,如酚磺乙胺、卡巴克洛、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等均可酌情选用。

女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月经过多时,可于月经来潮前10~14天起,每天肌内注射丙酸睾酮,至月经开始后停用,常有较好疗效。

以每日2g的大剂量静脉滴注维生素C,可起到治疗作用。此方法需2~12周生效,并需维持治疗,其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使血小板寿命延长,推测可能是出现了其抗原决定簇不能为自身血小板抗体识别的血小板,或通过网状内皮系统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而起效。

小剂量的肝素可中和血小板第4因子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巨核细胞生长发育得以恢复,临床已用于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症暴发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有条件可采用血浆置换,以迅速清除患者血循环内的抗血小板因子,达到治疗目的。

阿司匹林及一切影响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均应禁用,以免加重出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