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炎

乙肝患者容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由于骨髓不能正常造血而导致血细胞减少,血液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从而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最终导致死亡。早期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早期开始治疗,有利于稳定病情、延长生命。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约有3%为乙肝患者,乙肝可以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比较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可以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发挥直接抑制作用,并可以通过破坏骨髓微循环而干扰造血干细胞功能。同时,乙肝患者体内由于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通过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异常破坏造血肝细胞。多种致病机制导致部分乙肝患者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此,乙肝患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较高,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特别是正在应用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抗菌药物等治疗的乙肝患者,监测血细胞数量有利于早期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发现血细胞单系或多系减少,应注意鉴别除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密切观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