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2016-06-15 飞华健康网 A +

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以下2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再障进展而来。

1)贫血:黏膜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2)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口腔、牙龈、鼻腔等黏膜广泛出血。内脏出血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感染: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多合并败血症,感染不易控制。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轻,贫血、出血和跺的程度较SAA轻,也较其易控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