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食管癌

食管癌外科治疗分析

2016-06-07 A +

在我国,食管癌的切除率上去了,近期疗效也越来越显著,但术后5年生存率却始终徘徊不前。是诊断不清晰、治疗方法不正确,还是我们的治疗目标有了偏差?

作为食管癌发病大国,在全球每年死于食管癌的约30万人中,我国占了半数以上。就我国食管癌的现状和趋势做出了判断和分析。从总体看,我国食管癌外科早诊早治取得显著进步,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率已经趋于稳定,并开始下降。近年来,早期黏膜内癌和癌前病变经纤维食管镜黏膜切除术已在多家医院开展,并有大组病例报告,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切除率高不是唯一目标大样本的外科治疗随访资料证实,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已经提高到80%~90%,特别是早期食管癌病例的手术切除率可达100%,术后5年生存率为90%以上。40年来食管癌外科治疗数据表示,其手术切除率从78.2%提高到95.8%,但由于收治者多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30%左右。随着外科、麻醉、手术期处理以及重症监护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提高,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总趋势是呈现对高龄、高位、偏晚期病例的倾斜,手术适应症向有内科合并症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扩大。然而,5年生存率长期停滞不前的事实表明,单独外科已经很难改变这一现状,未来必须走多学科综合治疗之路。

“瘸腿”的检验混淆了分期就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而言,临床上约有60%的病例其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不相符合,甚至相距甚远,这也是5年生存率徘徊不前的原因之一,要知道正确的术前分期对于治疗方案选择、预后估计、疗效评价和对比观察等都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食管癌术前分期主要手段有CT、内镜超声(EUS)、正电子射线扫描(PET)、胸腔镜、腹腔镜以及食管钡餐、核磁共振等,如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目前我国对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大多限于食管钡餐、胸部X片、CT等,而EUS由于购置价格的昂贵以及要求丰富镜检经验等因素,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事实上EUS是预测食管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最基本的诊断工具,而EUS+CT又是最佳组合。

外科的强项不在“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T3~T4或N1)的病程阶段,而外科切除仅是对Tis或T1~T2N0患者的标准治疗,而要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使用中医疗法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放疗方法的日趋进步,抗癌新药的不断问世,中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迅速发展。综合目前情况来看,术前放化疗加手术优于术前化疗或术前放疗加手术的模式,尤其是对中晚期病例和临床估计不能切除的患者。

另外,近来国内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报道林林总总,大体上较既往报道结果为好,但缺乏多中心协作试验报告。今后的综合治疗应严格有计划地随机分组,组成联合小组来定期会诊讨论,有条件的组成多单位协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病例,以得出可靠的疗效结论。当前迫切需要进行尽可能准确的术前分期,不断探索最佳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最佳组合,并付诸于多中心协作的临床随机试验,以达到客观对比和提高疗效的目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